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活性染料染棉的湿摩牢度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1日
东华大学 黄茂福 提要: 本文提出了活性染料染棉湿摩牢度低于干摩字度的原因,主要是湿摩时因摩擦力大将织物的染色茸毛纠缠成粒而转移到试验布上的新机理,试验了影响湿摩牢度的因素,证明上述机哩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最后介绍了湿摩牢度提升剂的组分与其作用原理。 关键词: 活性染料,摩擦牢度,湿摩牢度, 湿摩牢度提升剂 活性染料是棉制品染色的主要品种。除氯浸牢度、日晒牢度和湿摩牢度较差外,其他牢度还能满足基本要求。虽然国际标准IS0及国内标准都规定湿摩牢度2-3级达标,但国外客户往往要求3级以上。为此,湿摩牢度的提高成为大家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国内印染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湿摩牢度的文章,对活性染料湿摩牢度低的原因作推论和假设。有的认为造成差的原因是浮色没有洗尽,有的认为是因织物润湿后染料从纤维内向纤维外扩散,这些机理都没有把真正原因找准,因此无法对症下药。作者原先也认为是摩擦力大造成的,因此设想用摩擦系数小的物质处理来提高湿摩牢度,结果未获得效果。 1.为什么国外客户特别强调湿摩牢度? 据说国外顾客对服装的色牢度十分重视,在挑选好衣服后,取一块白布蘸些水,用手在衣服上来回搓拭,若白布上沾色,顾客就拒绝购买,售货员非但不责备顾客,还要向顾客道歉。而各人搓拭次数及用力大小都无规定,沾色程度也无尺度,所以这个测试方法应该说是相当严格的。这实际上类似于湿摩牢度。服装厂为适应顾客的这种检验方法,就向印染厂提出了相应的湿摩牢度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把它视作为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而印染厂应该配合客户把湿摩牢度提升到最高水平。若只有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才能达到顾客的要求,这就不是成为一种高挡品牌吗?可以吊上特种吊牌,获取高回报,但很多人不是这么去思考和研究,把明明可以提高附加值的商机丧失,这恐怕就是中国纺织品为什么卖价低不能提升档次、市场经济观念薄弱的具体表现。 2.活性染料棉染色物湿摩牢度低的机理 活
性大红(8%,o.w.f )棉染色物,在用50%吡啶液分别于95℃时连续萃取5次,将没有与纤维反应的和水解的活性染料全部萃取掉,染物的湿摩牢度只有2-3级,而干磨牢度为4—5级,相差2级。只水洗不皂洗的l-2级,皂洗一次的2级,皂洗2次的2-3级。因未皂洗的与皂洗的相比较,差距为1级,因此误认为浮色是影响湿摩牢度的主要因素。但无法理解没有浮色存在时,干湿摩的差距还有两级。当浮色彻底去除后,当把影响湿摩牢度的因素全部克服以后,湿摩牢度应该解决了,但事实上并未解决,可见浮色不是影响湿摩牢度的最关键因素,只是次要因素而己。为寻找影响到湿摩牢度的关键因素,作者进行了下列探索: 初步观察:将干磨试验布与湿磨试验布对比,发现干磨布上的沾色比较均匀,色浅,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圆周边缘上的色泽较深,有粒子状的纤维粒子。湿磨布上的色泽圆周边缘深度比中间深得多,都呈色球点,基本上都呈粒子状态存在,色泽深浅度是粒子堆积程度的反映,粒子堆积越多的地方颜色越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更证实粒子有大小不同的球状物堆积而成,而粒子是染色的纤维素茸毛组成。 审慎地用钳子将湿摩布上的染色茸毛取下,放在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证明确是染色的纤维素。 将摘取下来的色纤维粒放入铜氨液中震动5min.它能溶于铜氨液中,证明色粒团是染色的纤维素纤维。 将干、湿磨的试验布放在95℃的DMF液中,浸渍15min.不加搅拌,干燥后对比浸渍前后的变化,发现色泽未变浅,用浸渍的DMF液进行光密度测定,发现浸渍前后光密度无变化,说明没有活性染料溶解下来。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