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微悬浮染色工艺

来源:原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天然蛋白质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及应用简介技术简介天然蛋白质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是西安工程大学研究人员发明并命名的一项新型染色技术,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任务书编号:2004BA310A52) “纳米环保型蛋白质纤维染色技术的开发”(2004-2005)的主要内容,该技术已经在国内部分企业获得成熟的应用。该技术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商务部于2004年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列为重点新技术(第44-45页)。在2005年召开的中国纺织科技大会上,该技术被正式确定为21世纪重点开发的染色技术。该技术还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2007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2007年,第56项)。天然蛋白质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技术的特点是显著缩短染色加工过程、减少染色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染色鲜艳度、显著改善被染纤维的可纺性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用工成本。本技术适用于羊毛、山羊绒以及绢丝纤维的染色加工。采用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时无需改变企业现有的所有生产设备和设施。该技术适用的染料为酸性媒介染料、毛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采用微悬浮体染色技术的具体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 可以使染色时间缩短40%-50%以上,从而使染色过程的能源消耗相应减少40%-50%以上,同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劳动力成本。2. 由于染色时间缩短,使被染纤维的损伤显著降低,使被染纤维的碱溶解度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使纺纱制成率提高0.5%-2%左右。3. 使被染纤维的内在质量及手感有显著的改善,为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奠定基础。羊毛纤维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工艺羊毛酸性媒介染料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的染浴组成在下表中给出:
序号 物料名称 用量(%, owf) 备注
A 媒介染料 2.0-7.5 染料的化料及加入方法与传统工艺的一致。
B 醋酸1 X 将二者一起以温水稀释均匀后共同加入染浴。醋酸1用量与企业传统工艺规定的用量一致。W-1的用量随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W-1 1.0-1.3
C 醋酸2 Y 醋酸2与企业传统工艺规定的用量一致。如果醋酸1已能够保证染料竭染,可不加入醋酸2。
D 红矾 Z 将红矾溶解,与W-1混合均匀后共同加入媒染浴。红矾用量与企业现有工艺规定的用量一致,但最低用量必须≥1%(owf)。
W-2 2.0
当染料用量≤4% (owf)时,按照工艺曲线1进行染色加工。羊毛酸性媒介染料微悬浮体染色工艺曲线1如下:98oC15’ 20’ 30’-40’#3.0oC/1’ C D45oC 2’ 2’A B#:为了确保精纺织物的煮呢牢度,必要时可以将媒染阶段的保温时间为确定为40分钟。上述工艺的有效染色时间为98-108分钟,较一般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时间缩短50%左右。当染料用量>4% (owf)时,按照
工艺曲线2进行染色加工。羊毛酸性媒介染料微悬浮体染色工艺曲线2如下:98oC40’ 98oC 30’-40’#2’ 3.5oC/1’2’2’ 3oC/min. 70 oC 45 oC AB C D 上述工艺的有效染色时间为105-110分钟,较一般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时间缩短50%左右。#:为了确保精纺织物的煮呢牢度,必要时可以将媒染阶段的保温时间确定为为40分钟。说明上述染色工艺是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染色前的纤维装缸是一个关键,应力求装缸均匀。请按照以上要求认真进行生产试验,可以根据企业情况作一定的调整。西安工程大学天然蛋白质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技术课题组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