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活性染料快速染色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3日

1 前言 活性染料轧染工艺一般采用焙烘固色法和汽蒸固色法。这些常规工艺都需要经过浸轧烘干,固色皂洗二步才能完成染色过程。近年来,各地印染厂纷纷试用湿蒸固色工艺将二步法合二为一以达到节能、高效、快速的目的,但也存在染料得色量低、固色效果稍差等问题。我们在研究K型活性染料湿蒸工艺的基础上,对B型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进行湿蒸试验,在提高得色量上取得一定的进展。 K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基团为一氯均三嗪,是热固性活性染料,反应性低,要在较强的工艺条件下才能固色,通常采用焙固法生产。而B型活性染料具有双活性基团,分子中含有一氯均三嗪和硫酸乙烯砜两种不同类型的基团,它同时兼备两种活性基团的优点,增强了与纤维的反应活性,因而固色率有很大的提高,湿蒸工艺采用该类染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可能性。B型染料分子结构为:2 轧染湿蒸工艺试验与讨论2.1 K型染料两种工艺试验方案对比 由于K型染料反应性能差,轧染条件较强烈。而湿短蒸工艺由于受到设备条件限制只能在100~102℃下完成汽蒸,因此对染料处方中碱剂的选用及工艺时间控制都要进行优选。2.1.1 工艺条件(1)焙烘法 浸轧染液→烘干→焙烘(160~170s)→水洗→皂洗→水洗→烘干(2)湿蒸法浸轧染液→透风(10~15s)→湿蒸(100~102℃,2~5min)→水洗→皂洗→烘干2.1.2 染色处方(1)焙烘法,g/L2.1.3 试验织物20s×20s108×58纱卡织物40s×40s133×72全棉府绸织物2.1.4 试验结果分析 从K型染料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不同织物得色量来看(见表1),大部分K型染料在湿蒸固色时,固色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汽蒸时间5min亦可达到焙烘法的给色量。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