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为什么藏青色的涤纶商标缎(又称镜面缎) 改染黑色时,色光总是偏红? 如何加以改善?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7日
纺织品的复染改色是染色工作者经常碰到的事,其在一定程度上比白坯直接染色还要困难,尤其是对不耐碱的纺织品。染色织物一般不能用碱剂和还原剂进行剥色后再染色。就涤纶商标缎来说,其经向为涤纶长丝,纬向为低弹涤纶丝,白坯在染藏青色时,为了去除织物上的浆料和油脂,以改善成品的手感,需先经碱剂和柔软剂(阳荷性) 处理,再经热定形。如要改染黑色,首先,必须将织物上的阳荷性表面活性剂彻底去除,否则,会在改色时产生不匀(色花) ,并还会与阴离子染料发生凝聚;其次,选择相应的分散染料将它改染成黑色。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经常是经多次努力,改染出来的黑色还是偏红,达不到标样的乌黑度。这种偏红现象很可能是由于织物表面形成的色淀所致。形成色淀有两种可能,一是阴阳离子染料/ 助剂的凝聚倾向;二是织物上的染料已达到过饱和“堆积”。如果再经碱处理,则会使涤纶上的酯键加速水解,以致出现减量过度,严重时会导致织物纰裂,而完全失去商品应有的价值。因此,建议采用较为稳妥的工艺条件:即将改成黑色的织物投入染机内的空白浴中,于40 ℃加入分散剂WA 3~4 g/L 、导染剂NP(载体) 6~8 g/ L ,不必再加染料,并以1 ℃/ 2 min的速度升温至70 ℃,保温60 min ;然后升温至80 ℃,保温30min ,排除残液,经温水、冷水充分清洗,烘干。经试验表明,原染物上的色淀被上述两种助剂分散、溶落下来,残液呈深浓紫黑色,烘干后织物的色泽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接近标样。但必须指出,分散剂WA 虽具有优良的分散净洗能力,但它的浊点为80 ℃;导染剂NP 对涤纶具有充分的膨化作用,且对分散染料有一定的溶解性。经反复实践证明,上述两种助剂的最佳作用温度为40~70 ℃。至于处理时间和用量则视织物的品种和现状增减。上述这两种助剂易生物降解,不属禁用范围。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