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目前应用在棉针织物染色上最重要、最有潜力的染料是活性染料,因活性染料染棉纤维的颜色鲜艳度和耐湿处理牢度均较好,可是它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近几年来原棉的等级下降,坯布中含有一些死棉,在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覆盖性稍差, 布面常出现白星现象。其效果就象坯布上布满了白芯,使客户无法接受,致使生产受阻。第二,纤维素羟基在水中能部分电离,使纤维素带负电荷,当活性染料在对纤维素进行染色时,它不易与负电荷的纤维素结合,所以其得色率较低,染料的利用率不高。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采用了许多方法,首先加强对坯布前处理方面的重视,即提高坯布的毛效,使死棉膨松,以提高染料的上色率。其次,提高元明粉的用量,提高染料的上色率,结果效果都不甚理想。目前有关改性整理能提高染料得色率的报导也很多,但多是用于棉纱、平幅轧染工艺上,那么能否用于针织物浸染工艺上,以利于死棉的改善及染料利用率的提高? 为此,我们通过正交工艺试验,选择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又通过多次的大样放样实践,确定了正确的工艺流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明显的、可行的。2 增深原理 增深剂T 的主要成份为具有环氧基的季胺高分子化合物,属阳离子型,在与纤维素纤维的负电荷反应后,使染色布面带有阳离子,便于阴离子染料上染,从而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色率。另一方面,该反应是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阳离子层,所以当染料与纤维素形成共价键时,在坯布表面形成一染料层,达到遮盖死棉的目的。3 实验3. 1 织物:全棉汗布3. 2 试剂: 增深剂T; 氢氧化钠(36°Be′) ;渗透剂GP3. 3 工艺参数的选择 对织物增深处理有四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增深剂的浓度;第二, pH 值的影响( 用NaOH、Na2CO3 调节) ; 第三, 温度的影响;第四,时间的影响。为了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