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海岛型锦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染色(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4日

3.7 时间、温度和浴比对上染率的综合影响 图1 由图1知,染色初期纤维着色很快,上染率高。这是由于此时染液中的染料浓度最高,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最低,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速率远远大于其解吸速率,且浴比越低(如图中浴比为l:10的情况),染料浓度越大,吸附速率越快,这种现象越明显。染色20 min以后,温度已升高到80℃左右,此时染液浓度已经降低,而纤维中的染料浓度越来越高,吸附和解吸速率开始接近,上染率趋于平稳。继续升温40 min左右,开始沸染,温度成为染色主导因素,染液中染料分子能量增大,扩散上染能力增强,同时,已经上染在纤维上的染料分子进一步渗透至纤维内部或进行移染;沸染30 min后,染液和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染色达到动态平衡,上染率基本恒定。 对于大浴比染色(如图1中浴比为1:50的情况),由于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对较低,上染率会继续随时问的延长而上升,沸染60 min后基本不再变化,且最终平衡上染率较小浴比的染色低。3.8固色剂的影响 试验中同时考察了PF阳离子固色剂和增深增艳剂APA系列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由于酸性染料一般均为阴离子型染料,因而使用PF时宜在染色后期加入,以避免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使用PF固色剂不易控制,偶尔会出现轻微色花,尤其是使用阴离子型匀染剂PR—c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使用APA系列增深增艳剂固色时,匀染性很好,表面色深也比较理想。4 结论 (1)对单一类型的酸性染料而言,海岛型氨锦复合超细纤维合成革最佳染色处方如下: 染料/%(owf) 2~4(浅色) 4~6(深色) 匀染剂/g·L-1 0.5(非离子型) 固色竟:lJ/g·L-1 2.0(两性) 浴比 1:15~1:20 染色温度/℃ 98 染色时间/min 60 pH值 4.0~5.0 (2)超细纤维染色中,因基布厚度较大且纤维编织紧密,

为保证色牢度一定要加强水洗,以充分除去基布表面和内部的浮色(游离染料分子)。 (3)海岛型超细纤维开纤以后有两种组分(PA和Pu),故单一类型的染料很难将色牢度、匀染性、透染性和表观色深均做到理想状态,试验中一定要考虑用不同类型的染料进行拼混染色,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1] 马占峰,廖正品.蓬勃发展的中国合成革工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123—125.[2] 马新成,潘艳艳.海岛型超细纤维产品的染整工艺初探[J].丝绸,2002,(9):52.f3] 宋心远.海岛型超细纤维的开发及其纺织品染整[J].印染,2005,31(7):43—46.[4] 陆先权.锦纶染色工艺[J1.印染,2001,27(8):20—22·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