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莎莎,唐人成(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1前言 目前,蚕丝的染色印花主要用酸性染料,但酸性染料存在牢度欠佳的问题。活性染料中的反应性基团可以与蚕丝纤维以共价键结合,其共价键的键能远大于氢键、范德华力,且蚕丝-染料键的稳定性高于棉-染料键,因此,用活性染料染蚕丝,能达到优良的湿牢度。 活性染料主要应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且在商业上形成了完整的染料品种和应用技术体系。在活性染料染蚕丝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很早就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适合于蚕丝染色的活性染料的主要类型有:(1)如α溴代丙烯酰胺型染料、二氟一氯嘧啶型染料等毛用活性染料;(2)乙烯砜基或含乙烯砜基的棉用活性染料;(3)含一氟均三嗪基的棉用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应用于蚕丝织物染色,可从以上品种的染料中挑选相容性好的三原色染料进行拼色,但活性染料在蚕丝上的相容性研究还鲜有报道。在实际染色加工中,为了染得满意的特定的颜色,经常要采用两只以上的染料来拼色,这就涉及到染料的拼色相容性问题。染料的相容性是指两只及两只以上的染料拼混后的染色行为。若这些染料在同一染浴中以相同速率上染,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被染物的色调或色相始终保持一致,则认为这些染料是相容的。SERF染色特征值可以评价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也可利用这些特征值来表征染料的相容性。也可以采用色相角一时间曲线来评价三原色染料的相容性。一种比较好的试验方法是测定活性染料的SERF染色特征值,并采用基于SERF值选择几种三原色染料拼染对染色条件变异敏感度高的棕色,采用色相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来评价三原色染料的相容性。另外,Datye和Mishra提出了采用色度图法评价染料相容性的方法,即一组实验在不同染料浓度下染色结束染得布样,另一组实验在染色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取得布样,用两组实验中布样的色度值在色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