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7日
首先,半制品进缸,微胶囊分散染料用水搅匀后倒入辅助装置,并添加少量冰醋酸,接着按传统染色工艺升温开始染色,升温至130℃保温30分钟然后关闭辅助装置通路,继续保温运行20分钟,冷却后出缸。 经测试,染色涤纶织物色泽均匀,主要染色牢度均达到或优于常规工艺,(见附表)。染色废水(高温时取)有轻微色度,冷却后色度明显降低,静置12小时经过滤后,目测呈无色(按染料的λmax测定不出染料含量)。以致染色废水经适当处理全部可回用。同时,新染色工艺又省去了还原清洗、皂洗、热水洗和冷水洗几个后处理工序,可节约大量的染色后处理用水。 此项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胶囊优良的缓释功能与分散染料极小的溶解度 (约为酸性和直接染料的万分之一)组成染料供应源,使溶解成单分子状态的染料,在涤纶纤维表面吸附,扩散和染着,从而实现均匀染色,表面的浮色极少,不必还原清洗、皂洗和水洗,与传统染色需后处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染色工艺的染浴中,除分散染料已有大量分散剂外,另需添加分散剂,匀染料等助剂,使水中溶解度极小的分散染料在染浴中形成染料胶柬,以利涤纶纤维的吸附,扩散和染着,由此可能产生表面染色不匀,以及表面吸附染料量较多等问题,故染色后需经充分后处理除去浮色保证染色牢度 (皂洗和摩擦)。 实施此项工艺对保护环境和经济价值的意义如下: 1、目前我国分散染料的年消耗量约为25万吨,其中助剂约占一半,染色时还要添加分散、匀染、润湿和皂洗等助剂,其染色和后处理废水是环境的污染源之一。而微胶囊分散染料不含任何助剂,其染色水经简单处理可全部回用,染色过程中毋需后处理工序,可以说无污水排放,是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之一。 2、纯涤纶织物传统染色过程的耗水量,每染一吨织物,染色用水为10-20吨,染色后处理(包括还原清洗、皂洗、热水和冷水洗等)约为80-120吨。我国涤纶纤维年耗用量约为1100万吨,若其中60
%为染色产品,匡计染色耗水量为5亿吨以上,其中约有4.5亿吨的后处理用水,还需消耗大量的热能。对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来说,以上水与热能费就不要买单了。但微胶囊化的费用是新增加支出,但对上述二项费用来说,那是小巫见大巫。同时,染色后的微胶囊可收集起来作燃料或土埋,不会给环境造成麻烦的。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