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染色过程中控制或改变染料结构 染料的染色性能,例如直接性或亲和力、扩散性或移染性、反应性或稳定性、水溶性或分散稳定性以及水洗性和各项牢度等都主要决定于其结构,而上述这些性能在染色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从染料结构来说,一些对染料性能的影响是永久性的,而另一些结构单元是可变的,故对染料性能的影响属暂时性的,例如对均三嗪活性染料的均三嗪结构来说,均三嗪环中的三个氮原子,在染色过程中是不变的,它们对未固色的活性染料和固色染料的影响始终存在,这些氮原子使均三嗪中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既可提高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而使固色染料均三嗪环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后则会加速水解断键反应,所以它们是永久性“活性源".而对均三嗪环上的卤素原子来说,它只是活性染料的活性源,它吸电子性使相邻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提高了反应性,固色后它被取代离去,故不会影响固色染料的断键稳定性,所以它们是暂时性的“活性源”。显然这种活性源是可控的,应大力提高暂时性的活性源.所以,根据染色过程中的不同要求,合理控制或改变活性染料的各种结构元可以大大改善染料的染色性能.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不是很多,此地仅介绍几个较典型的例子. (1)β-羟乙基砜硫酸酯与β-乙烯砜的转变 β-羟乙基砜硫酸酯的硫酸酯盐是一水溶性基,离解后带一个负电荷,而β-乙烯砜难溶于水,不带电荷,但前者反应性低,后者则较高,染料具有前者后,水溶性较高,但直接性较低,反应性也较低,所以扩散性、移染和匀染性均较好.染料转成后者后,直接性和反应性可提高,但水溶性、匀染和移染性则降低,为此,一些商品通过控制两种结构组成的比例来改善染料的染色性,例如增加乙烯砜结构组成后,有利于低盐,低碱或中性固色增加硫酸酯结构组成后,则可提高水溶性和匀染、移染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加一些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