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纤维的染色特性
1. 纤维的化学结构一般以丙烯腈为主体 添加第二单体,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等,利用第二单体侧基,降低和破坏大分子结构规整性、紧密性及其结晶结构,提高纤维的热塑性能和弹性,降低玻璃化温度,增大染料对纤维的可及度,使其常压染色 第三单体,含磺酸基或羧酸基的酸性单体如以丙烯酸甲酯为第二单体(约5%~9%),丙烯磺酸为第三单体(约0.5%~2%),其大分子链结构为:由于酸性基团的加入,大分子上具有阴离子染座,可采用常压染色 常规腈纶:丙稀腈单体含量不低于85%,第二、第三单体之和不多于15%。 改性腈纶:丙稀腈单体含量再35~85%,第二、第三单体之和大于15%。改性和差别化腈纶极易引起染色不匀,故在纺织品应用不如常规腈纶。
2.纤维染色饱和值表征和评价纤维可染性的重要指标 由于阳离子染料上染主要是和阴离子酸性基团以离子键作用而上染,故其染色具有饱和性 可以协助正确控制染料使用浓度
3.上染速率阳离子染料在腈纶上具有较高的直接性,染料吸附快,初染速率高 亲和力高的阳离子染料,染色初期染料在纤维表面吸附较快,但在纤维内相中的扩散却比较慢,透染性差,易环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