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纤维染色工艺最初用于羊毛、腈纶的染色.是毛纺行业羊毛染色延续多年、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工艺、20世纪90年代初,余姚久丰染色厂首先将此工艺应用在棉花散纤维上.对散棉进行先漂后染处理.同时与宁波百隆集团有限公司、原宁海棉纺织厂密切合作,共同研发.大力推动了该技术的实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带动了整个色纺纱行业的飞速发展。在2005年中国同际专利技术大会上,余姚久丰染色厂与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的专利“棉花散纤维染色加工方法”获得了金奖[1]. 近10年来.宁波百隆等多家公司开发了品种繁多的色纺纱.产品已遍及欧美、日本等市场,并进入国内消费者的生活。目前.由于新型纤维原料的混纺色纱日渐增多.对散纤维染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纤维原料包括羊绒、改性涤纶纤维、再生蛋白纤维、亚麻纤维和有机棉纤维等。1 羊绒 羊绒纤维手感柔软.光泽柔和.且拥有良好的弹性及保暖性.其纺织品高档时尚.穿着舒适。从加工成本、匀染性、染色牢度和环保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与羊毛纤维类似.羊绒也推荐选用毛用活性染料染色,如亨斯迈公司的兰纳素(Lanas01)或德司达公司的丽雅伦(Realan)。采用活性染料中的乙烯砜或氟氯嘧啶等活性基团能与羊绒的氨基和亚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使色纤维具有很好的湿处理牢度[2]。由于羊绒与羊毛的结构及细度不同,两者的染色性能存在一定差异。羊绒鳞片比羊毛鳞片薄.染料较易进入羊绒纤维内部.且羊绒纤度细.比表面积大,因此染色时,染料吸附和扩散速度较快.具有低温上染的特点。同样的染色条件下.羊绒的上染速率明显大于羊毛。虽然羊绒上染速率较高.但其纤维纤度细,比表面积大,相同染料用量条件下.羊绒的得色深度比羊毛浅:若要得到相同的染色深度.羊绒染色所需的染料量较羊毛多。 根据原料的颜色.羊绒可分为白绒、青绒和紫绒.其中白绒价格较高。羊绒染浅色时.一般采用白绒染色:染深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