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竹纤维是中国继大豆蛋白纤维之后又一种我国独立研制开发并投入生产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主要原料是生长在山区的竹子,经过人工催化处理,将甲种纤维素含量在35%左右的竹纤维提纯到93%以上,采用水解一碱法机多段漂白精制而成,它不仅集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的优点于一身,而且还具有天然抗菌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性,是一种再生环保型纤维。染色棉由本色棉经过染色加工而成,用天竹纤维与染色棉根据不同的混纺比例纺制成色纺纱,用其加工的织物,布面风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一种新型面料。目前色纺纱主要作为针织用纱,针织用纱对纱的质量要求比机织用纱高,因此,提高色纺纱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色纺纱的生产实践,对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在提高色纺纱质量上作了探索。
1 原料性能与选配 天竹纤维:选用河北省吉藁化纤厂生产的天竹纤维,细度l.65dtex,长度38 mm,干强4.4l cN/dex,湿强3.9cN/dtex,干伸长19.8%,含油率0.35%,质量比电阻lg Pm为8.8,超长纤维率和倍长纤维率为0。 染色棉纤维:本色棉经过染色加工后,长度变短,均匀度变差,短绒率升高,单纤强力变低,此外,还存在弹性变差,天然卷曲和抱合力变差,包间与批间色差大,且有杂色现象。为提高色纱质量,应选择较好的原棉进行染色。染色棉性能见表1。 表1 个染色棉的物理指标2 工艺流程 天竹纤维:A002D→A006B→A036C→A092→A076→A186D染色棉:A002D→A006B→A034→A036C→A092→A076→A186D→FA302→FA331→FA251天竹纤维+染色棉→FA302(三道) →A4545G→F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