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然 1 问题的提出 中温型活性翠蓝(C.I.活性蓝21)色泽艳亮,是纤维素纤维染亮绿或艳蓝必不可少的染料。然而,在浸染染色时,该染料却容易产生色泽不匀、色点色渍、牢度低下,以及提深性不佳等问题。2 问题的分析 活性翠蓝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归纳起来有二个。2.1 活性翠蓝的分子结构特殊 活性翠蓝属铜酞菁染料,其分子结构成立体状态,体积硕大,严重缺乏线性,这就产生了先天性缺陷。其结构如下: (1)染料分子体积大,向纤维内部扩散困难,其扩散能力在活性染料中最差。所以在浸染时,染料容易重叠性地附着在纤维表层。这不仅会招致匀染、透染效果差.而且还会显著降低染色牢度。同时对染深效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染料分子难以与纤维素大分子紧密接触,因而,即使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染料.与纤维素分子发生键合反应的机率也相对较低。故活性翠蓝的同着率不高,染深性较差。难以获得深浓色泽。2.2活性翠蓝的耐盐碱溶解稳定性差 活性翠蓝虽说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分子体积较大,但由于它具有2~3个强亲水性基团(?SO3Na),还有亲水性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因此在水中依然具有较好的溶解度。经检测.国产活性翠蓝在含六偏磷酸钠2 g/L的中性水中,40℃时可溶解至100 g/L;80℃时可溶解至150 g/L。 问题是:活性翠蓝的水溶液与其它活性染料有所不同,其凝胶性质十分突出。即,随着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溶液会逐渐呈现出胶冻状态。然而染料溶液滴在滤纸上仍能均匀渗开,并无染料的斑点显现.只是渗圈较小而已。这表明活性翠蓝溶液的这种凝冻现象并非等同于染料的凝聚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电解质的加入,会破坏活性翠蓝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尤其是当电解质的质量浓度过高(>80 g/L)时,染料便会发生凝聚或絮集,甚至染料与水分离而析出。由此可见,活性翠蓝在软水中的溶解稳定性是好的,而在含盐量高的染浴中,溶解稳定性却是比较差的。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