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是由染料母体,反应性基团和桥基三部分组成,染料母体由偶氮,蒽醌,酞箐结构等(这个不需要太了解)。反应基团最常见的就是氯代均三臻(X型和K型),乙烯砜硫酸酯(KN型)和双反应基团(M型)等等。(只要知道有哪几型就可以了)。活性染料溶于水,能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它色泽鲜艳,均染性能好,能掩盖部分织疵,皂洗牢度良好。但大多数活性染料耐氯漂很差,对酸碱比较敏感,染浅色要注意气候牢度。常用的活性染料有黄,橙,红桃红,兰,紫等。拼色时注意染料性能及牢度。然后应加强皂洗,去除部分未固着和水解的染料。活性染料可染棉,粘纤,蚕丝,羊毛,锦纶等纤维,染色也分为卷染和轧染。轧染又分汽蒸固色与焙哄固色两种。(我见到的工厂是汽蒸)另外还有轧卷堆置染色(俗称冷染)。染色注意事项:染呸练漂时应注意布上布含浆料(尤其时粘纤布),残氯,丝光要足,布面Ph值以中性为宜。部分染料用量多于难溶的染料,可加入适量的尿素助溶。染液要临用前配制。促染用食盐应事先溶解,注意食盐的含杂程度。也可用元明粉代替(无水硫酸钠),我待的工厂好像用的时元明粉。固色一般用碱剂(纯碱或磷酸三 钠)染色时控制温度保持温度一致。K型和M型活性染料用于涤棉混纺织物,棉纤部分的套染,如翠蓝,大红,玫红等,可获得色深,色艳的效果。(先皂洗再染)固色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水洗和皂洗,出去浮色和水解染料(大部分染整厂都可做到)才能获得正常的色光与牢度。皂洗液中不加纯碱(可用洗净剂代替,多数工厂使用洗净剂),以减少织物上不同的酸碱度对色光的影响。K型和X型染料不宜相互拼色。由于卷染现在用的好像不是很多(我待的工厂没有卷染,可能投入比较高),我这里只介绍轧染和冷染两种。轧染工艺工序:浸轧染液→预烘(不过我好像没看到这道工序,我看的机器用的是硫化染料)→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100~102度蒸1分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