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森芳,刘文晶,崔永珠,杨可盈
羊毛是一种纯天然蛋白质纤维,由鳞片层、皮质 层和髓质层组成,羊毛鳞片层的存在和其本身的弹 性特点是造成毛织物毡缩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 采用改变鳞片层的方法达到防毡缩的目的。 羊毛织物处理的传统方法,大多是用含氯氧化剂进行 处理,起到钝化鳞片层的效果,但产生的AOX对环 境的危害非常大。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AOX对 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研究新型的清洁、 少污染的整理剂及其处理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氯化法 已成为羊毛防毡缩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很多学者出 于对环保的考虑,大多数选用H2O2作为预处理剂, 辅以蛋白酶处理进行羊毛织物的防毡缩加工。 尽管H2O2法和生物酶法在羊毛防缩方面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解决了污染环境的问题,但由于此法在羊 毛鳞片处理上仍存在处理时间较长,处理效果尚不 明显等问题。 本文采用芬顿试剂法对羊毛纤维进行 处理,试图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芬顿试剂 (Fentons reagent)是指由H2O2和Fe2+所配成的混 合溶液,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目前广泛应用 于环保、化学反应工艺领域。H2O2在Fe2+的催化 作用下分解产生·OH,其氧化电位是除元素氟外最 强的无机氧化剂,它通过电子转移等途径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Fe2+作为催化剂最终被氧化 成Fe3+[4—6]。本文主要用芬顿试剂对羊毛进行处理,并与 H2O2单独处理、蛋白酶单独处理、H2O2预氧化酶法 处理和芬顿酶法处理的羊毛织物毡缩率做比较,进 一步研究对芬顿酶法处理的织物染色性能。
1 实验 1·1 材料 羊毛毛条、纯毛织物(市售),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NaO4S) (试剂级,沈阳市试剂五厂) FeSO4·7H2O(试剂级,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 中心),H2O2(35% ),酸性蛋白酶(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