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微悬浮体轧染染色技术--一种全新的理论和实践主持:本报首席记者:陆慕寒 嘉宾:西安工程大学教授 邢建伟
邢建伟近照 编者按:在28项关键技术中,微悬浮体染整技术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被单独提出,可见其对纺织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28项关键技术的解读中,要求微悬浮体染整新技术上染率达到95%以上,缩短染色流程和时间,节省染料和能源,减少废水,提高生产效率。要研究建立一套对不同纤维不同织物合理、完整的微悬浮体染色与整理新工艺技术。本期介绍的棉织物微悬浮体扎染染色技术,就是微悬浮体染整技术这个“根目录”下一个“子目录”的成功范例。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在江苏省常州市对西安工程大学及东华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效环保染色新技术”进行了验收。 验收专家组认为,该课题建立了一种棉纺织品微悬浮体前处理和染色的新方法,并且创新地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分散染料的染色。对棉纺织品,采用该技术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显著降低废水中染料残留量,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对聚酯类产品,形成了一种环境友好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新工艺,染色产品匀染性、色牢度良好。 在验收会现场,记者就该课题研究内容之一的微悬浮体轧染染色技术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西安工程大学教授邢建伟。
新的印染机理和理论体系 主持人:根据你们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采用微悬浮体轧染染色技术与传统轧染染色技术相比,可以使棉用活性染料的平均用量减少19.39%,使废弃染料量减少22.90%。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作为一种棉织物轧染染色的新型机理和理论体系,你能不能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把微悬浮体轧染染色技术介绍给我们的读者? 邢建伟:微悬浮体化染色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轧染浴中染料微悬浮体颗粒体系的形成。在实际生产中,在轧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