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王莉
1 实验1.1药品和材料 纯碱、元明粉(工业用)、尿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Cibacron红FN-R、Cibacron黄FN-2R、Cibacron蓝FN-R活性染料天丝(TEG)33/再生竹纤维(BB)33/精梳棉(Jc)341.2仪器与设备 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MSC-1多光源分光测色色差计1.3测试方法1.3.1 上染率测定 上染率表示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占染色前染浴中的染色总量的百分率。先测出染色前染液的吸光度A。,染色结束后,再测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然后按如下公式计算出上染率:上染率(%)=[(Ao-A1)/Ao×100%1.3.2 固着率测定 先测出染色前染液的吸光度A。,染色结束后,取出布样,用剥色剂剥至无色。把染色残液和剥色液全部收集在一起。测出其吸光度A2,按以下公式计算: 固色率(%)=[(Ao-A2)/Ao×100% 剥色液处方和条件: 平平加O(3g/L)尿素(500g/L)磷酸氢二钠(38.66g/L)磷酸二氢钠(28.08g/L)温度(90℃)浴比(1:40)时间(30min)
2 实验2.1上染工艺条件优选 竹纤维和棉纤维在化学结构上同属纤维素纤维,但由于竹纤维属于多孔异形纤维,与棉存在著异,上染率较低,上染较慢,所以必须选择上染速率一致的染料并对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选。 染色处方: 织物重2g,染料(红、黄、蓝)浓度2%(o。W.f),浴比为1:30。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不同上染时间、不同盐用量条件下的K/S值。从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 先将织物用热水浸渍后挤干,放入染液,染色10分钟后加入一半的盐,再染10分钟加入另一半的盐,然后续染至所需时间。染毕将织物洗净晾干测其R值,通过查表得出K/S值。表1水平因素表表2上染正交设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