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纱线经轴染色新方法探讨

来源: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无锡)有限公司 邹宗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5日
随着国内外染化料技术进步,染色设备的技术进步,工艺路线的日趋成熟,色织行业大力推广了筒子/经轴染色工艺。其流程短、工序少、相对绞纱染色,综合能耗、物耗低,产品档次明显提高,因此越来越被广泛采用。产品档次较高的色织工厂筒子染色/经轴染色,产量比已各占50%。在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实践,相对劳动密集的色织行业,以小批量、多品种、高档次适应市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发展成月产200万米高档色织衭绸,条格提花产品的工厂已达四、五十家,最大工厂已达月产700万米。200万米/月以下的企业上千家。一般成规模的企业从筒子染色逐步实现经纱为经轴染色。但是经轴染色的生产,仍存着一些问题。1、小批量生产,设备投资巨大,200万米/月色织企业为满足小批量生产,染纱设备配置大、中、小齐全的60多台缸,大缸、小缸自动化配置相同,设备价格相差不大。2、由于设备配置多,占厂房面积大,半制品运输烦琐,能源供给管网系统复杂,综合节能运行困难。3、相对行业可持续发展来说,能耗大,用大量的软化水,污水量大,特别产生大量的盐类污水,处理负荷重。经轴染色一般吨纱用水200T/吨纱~250T/吨纱,用蒸汽8~9吨/吨纱。4、色花、色差难发现,难对色。到浆纱工序上发现,原料就浪费大了。5、难处理,产生事故要重染,经剥色再处理,增加成本为一次染成的2.5~3倍,风险大。一般工厂要经大量的筛选染料,助剂,成熟的品种,色种工艺处方,才敢轴染。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限制了轴染工艺的推广。近年来,坯布印染行业对节水、节能的新工艺,有许多方面的突破,如:活性燃料的冷轧染色,活性燃料湿蒸染色,高效蒸化技术两相法印染工艺等。笔者受其启发,我们在贝宁利公司,进行纱线轴染新方法的探讨与实践,获得可喜收获,供大家参考、商讨。一、纱线冷轧染色、温堆工艺1、工艺流程:已前处理筒子纱→分批整经&r
arr;冷轧染打卷→烘箱堆置40~50分钟(蒸气烘干机)→皂洗二格(95℃)→水洗二格(60℃~40℃)→烘干→浆纱轴品种14.5tex 523根/10cm,纯棉衭绸经向染色2、冷轧工艺处方:采用megaftixB型活性染料,是具有两种活性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即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又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和替补性。染料的利用率提高。染色牢度也相应提高.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