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针织物染整工艺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徐顺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针织品需求的拉动,我国针织染整行业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加工量过千万吨,居世界首位。由于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染整工艺技术水平和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现有的染整工艺技术水平有很多方面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染整工艺水平是整个针织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关键,更是节能减排最重要的关口,对整个染整工艺的研究改进是整个针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1 我国针织物染整工艺的现状1.1 前处理工艺1.1.1 亚氧漂工艺目前国内只有山东省的十几家染厂还在使用亚氯酸钠漂白工艺,加工棉弹力罗纹、棉毛(双面组织)内衣产品。亚氧漂的产品白度白润,手感弹性好,坯布失重少,近几年又从罐式设备发展到钛板溢流亚漂机,有O型、L型两种。与罐式机相比,坯布与漂液交换比加大,漂白时间短,减少了在罐内堆压成折皱的现象。但亚氯酸钠漂白工艺由于Cl02的毒性、腐蚀设备、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无法加工含有氨纶的产品等问题,不属于清洁生产,国外早已淘汰,国内正逐年减少。1.1.2 溢流机常温氧漂工艺常温溢流机氧漂工艺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由于在沸煮氧漂,染机不密封,大量热量、H2O2的分解物以汽化热形式散失于车间内,蒸汽热量散失大,工艺时间长,消耗能源多。该工艺使用烧碱练漂合一,烧碱能除去棉纤维上的油脂、蜡质,使坯布手感粗硬、失重率高,一般在5%~8%之间。按年加工800万t棉织物计算,失重在40~64万t之间,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所以控制漂染的失重率是工艺改进的当务之急,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烧碱起着空气中的氧对纤维强力受损的催化剂的作用,使坯布强力下降。在氧漂时,坯布吸碱不匀会造成下道工序染色色花。此外,烧碱漂后难以洗净,水洗次数多,耗水量大,废水COD 高,污水处理难度大,含有氨纶、粘胶等

纤维的织物不宜使用烧碱前处理。因而,针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应改进为不用烧碱的氧漂工艺。1.1.3 无烧碱的快速氧漂工艺20世纪末,山东省的一家外资助剂企业从欧洲总公司引进了一种复合型的不含烧碱的快速氧漂剂,在针织物、筒子纱等氧漂工艺应用中,白度好、失重少(2.5%~3.6%),容易清洗,染色匀染性好,适宜于高温速漂,适宜于多种纤维氧漂。该试剂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几年间从珠三角、东南沿海、长三角到山东半岛、辽宁半岛的针织染厂、筒子纱厂都大量使用。1.1.4 生物酶前处理工艺生物酶前处理主要是指果胶酶煮练工艺,已经开始推广。使用果胶酶在50~60℃,pH值为4.5~5.5的条件下处理棉针织物,能去除果胶质,提高毛细管效应,且对棉的潜在损伤少。经过酶煮练后再进行氧漂,其失重率小于碱氧工艺,有些深色产品如藏青、黑色等用果胶酶煮练可直接进行染色,坯布手感柔软、厚实、缩水率小。生物酶前处理工艺与碱氧工艺相比,可减少水、汽消耗,是提倡大力推广的清洁生产工艺。1.1.5 连续式前处理工艺连续式前处理工艺有绳状、圆筒平幅、剖幅平幅3种加工形式。浙江一厂家引进的德国欧宝泰克斯公司的圆筒平幅已投产;剖幅平幅在广东也有投入生产,国产的同类设备也已进行试生产。连续式前处理工艺加工的布面质量好,布面平整没有细皱纹、磨毛、纬斜等疵病;整机配有自动加料、工艺参数在线监控设备,工艺重现性好,耗水少(吨布用水为1:8~l:l0),耗能少(吨布耗汽l:0.8),生产效率高(人班产可达6~8t)。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