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微细旦纤维聚氨酯浸渍织物的染色性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8日

微细旦聚酯纤维染色时,分散染料可以在比普通聚酯纱染色温度低的条件下上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染料向内部扩散的时间,并要求多使用染料。当不是一种单独的纤维,而是对不织布上制成的聚氨酯浸渍织物进行染色时,考虑到浸渍聚氨酯至少含有和海绵类似的结构,它吸收的染料要比纤维多。为了了解适宜的染色温度,我们进行如下的确认实验。

◆微细旦纤维不织布和聚氨酯的染色实验 (1)实验样品:在0.05~0.09旦纤维上进行PTMG-MDI-EG聚氨酯浸渍加工,按照纤维占66%,聚氨酯占34%的比例来展开实验。 染色条件:Dianix藏青ER:FS(CI Blue l42)30% 分散酶TL 1.0cc/l CH3COOH 0.5cc/l 浴比1:100 X℃×60分钟 还原清洗法:氢氧化钠 2g/l NaOH2S204 2g/l 浴比 1:80 80℃×60分钟 (2)结果 (a)假如提高染色温度,就会降低微细旦纤维的上染量,适宜温度为120℃。 (b)聚氨酯的上染量不受染色温度的影响。 (c)关于纤维的上色,色相并不稳定,有着类似表面染色的感觉。 (d)关于洗涤坚牢度,120℃×90分钟时和130℃下的3~4级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耐光坚牢度以120℃为宜,在130℃下是2级,140℃下则降落到1级。

◆对微细旦纤维聚氨酯热处理后染料分配的变化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是聚氨酯浸渍织物直接染色好,还是先对编织物预定型以减少染色褶皱的方法好一些。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热处理来调整极细纱染色。 样品:按照0.05~0.09旦纤维占66%,PTMG-MDI-EG聚氨酯占34%的比例,140℃×60秒,180℃×60秒进行热处理,检查染料分配的变化。 测定上染量:纤维以丙酮90/水10的比例流出,聚氨酯以丙酮50/水50的比例挤压,确认最大吸收波长。假如

进行热处理,上染量会降低。此时,染色温度以120℃为宜。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