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低级棉纺纱色差成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河北省衡水远大集团 赵显洪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各纺织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地节能降耗,只有努力地降低产品成本,才能获得更大效益,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科学地使用低级棉,可以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成本。但是低级棉有着它特殊的物理性能,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质量事故,其中色差就是突出的一项。1 色差概念 色差又叫黄白纱,可以分为本色色差和染色色差。本色色差就是产品在着色前显现的色差。染色色差就是产品只有在着色后才能显现的色差。本色色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配棉工艺不合理。 (2)清棉工序混和不均匀。 (3)各工序没有保证先纺先用。 染色色差产生原因是产品中掺有异型纤维或原棉成熟度差异过大,致使纤维着色能力不同,产生色差。2 低级棉使用容易产生色差的原因 低级棉花色泽有灰暗、呆白或黄色,有少数为黄染棉。品级高低相差大,长度参差不齐,有的品级高,长度短;有的品级低,长度长;有的成熟度好;有的成熟度极差,粗细不匀。 (1)低级棉在细度、长度、成熟度等各项特性方面差异大,致使在各工序加工过程中混和不匀产生色差。 (2)低级棉品级差异大,色泽差异大 低级棉色泽常常是五花八门红、黄、灰、白都有,而且有时同批棉花色泽也不能保持一致,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色差。 (3)低级棉成熟度差异大。常常伴有大量半成熟纤维和未成熟纤维,尽管有爵在棉花色泽上一致,但着色能力不同,导致染色色差。 (4)低级棉市场供给量不稳定,使接批频繁,生产波动大,容易产生色差。 (5)低级棉成包不规范 松包、硬包都有,容易使混棉比例失调造成色差。3 预防措施 (1)加强棉花检验,低级棉取样一定要全面.要确实有代表性。各项指标试验要准确,真实地反映原棉实际情况。 (2)配棉时要保持原棉色泽上有主体。使一种颜色原棉占70% 以上,并且有一定量库存保持相对稳定。 (3)配棉要突出性能主峰 比如原棉长度25ml/1的原棉占70%以上,是长度这一性
能主峰。 (4)配棉要满足相似原则。所谓相似原则,就是某批原棉色泽和主体色泽差距大时,它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必须和主峰性能相似。反之,如果原棉性能指标和主峰性能差距大时,原棉的色泽就必须和主体色泽相似。 (5)稳定地转变配棉主体,科学地过渡配棉主峰。配棉主体色泽由于库存情况,常常要由一种色泽向另一种色泽转变。这种转变要求要稳定地、逐步地变化调整,每批调整幅度不大于5%性能主峰过渡幅度偏小掌握,一般在0.5个百分点以下,调整周期可根据细纱车间生产能力确定。(6)认真分析原棉的成熟度,成熟度差异大的原棉不要同时使用,并且优化纺纱工艺排除未成熟纤维。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