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色纺纱配色方法的改进

来源:溢达集团研究开发中心 任安民 周立明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9日
色纺纱最初是从小比例的黑色涤纶与原棉混纺的麻灰纱起步的,由于当时是新产品,所以,用户对纱的颜色、棉结、色点等要求不高,随着人们对其独特外观及穿着性能的认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其花色品种、产量及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逐步推出了纯棉色纺纱。 纯棉色纺纱也是从黑白系列逐步发展到各种彩色系列,并且用户对颜色的要求也在向净色纱的标准靠拢,所以,其生产难度也越来越大。 传统棉纺一般都是大批量生产,在原料稳定的情况下,生产工艺一经定下来就很少改动,只要做好测试和监控工作,纱线质量基本上没有问题;但色纺纱的生产却有很大的不同,定单量不稳定,颜色品种变化多,不同细度不同颜色、不同细度相同颜色的产品生产工艺参数变化大,颜色配方变化复杂,增加了生产工艺制定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上的工作量和难度。1 色纺纱的配色 色纺纱生产是物理过程,色纺纱的颜色是色棉与色棉或色棉与原棉经混合、牵伸、加捻形成的,一般都认为人眼应该能看到色纺纱中的色棉颜色。确实,在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种色棉的颜色,所以对于色纺纱的配色,人们普遍采用对来样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方法有:分色称重法、显微镜法、混纺比法、目测估算法【2】,及结果比较准确的电脑扫描法,主要任务是分析出来样有几种颜色的色棉和原棉组成,各种色棉和原棉所占比例是多少,再选择色棉。如果所需色棉已有,就可直接取来配色,若没有就需要染色,特别要注意的是所选色棉色光应和来样色光一致【4】。 按照配方称取原棉和色棉,混合后纺出小样纱,将小样纱与标准样颜色进行比较,若不一致则需调整配方再打小样,直到与标准样颜色接近。2 配色中存在的问题2.1色棉种数多 因一般的客户来样都要经过分析,分出不同颜色的色棉,每个样品的色棉种数1~3个不等,有的甚至多达5个。随着色纺纱生产的品种和颜色的增加,色棉数量也越来越多,部分色棉可能使用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机
会用到,造成库存量越来越大,占用大量的资金并影响生产运作效率。2.2对色棉颜色要求高 因要求染出来的棉花颜色与分析出来的色棉颜色一致,无疑增加了棉花染色的难度,使回修增多,纤维强力、色牢度、可纺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色纺纱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2.3分析来样费时且准确率低 分析来样所需时间长,受分析工具和操作环境限制,分析结果也不是很准确,有些与实际差别还比较大,另外,所选色棉或染出来的色棉也不可能与来样中的色棉一模一样,仍需调整配方进行试纺,不能有效节约时间。2.4不利于快交货 一般大货生产流程是:接到定单,根据客人确认的小样配方和定单量,先安排染棉花,再重新打小样,然后才进行大货纺纱生产。流程比较长,不能满足客人快交货的要求。3色纺纱颜色与染色纱颜色的对比分析3.1棉纱的颜色 棉纱是由棉纤维组成的,净色纱和色纺纱的颜色也是由组成它们的棉纤维的颜色所决定的。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