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翠蓝类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经常出现色点、色差的解决办法

来源:中国针织助剂技术推广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8日
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明亮的艳绿、艳蓝品种拼色时,会大量使用翠蓝类染料。翠蓝类活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在染色过程中经常出现色点、色差等质量问题,特别是当染料用量达到2.0g/L以上时,产生问题的概率更大,因此,被称作敏感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色点。 ⑴促进染料溶解(适当提高染料的溶解温度,使用助溶剂)。 ⑵选用高纯促染剂。 ⑶以正确方式加入促染盐。加入时,应采用清水溶解元明粉来代替回水溶解(从染机内回流到加料桶)。实践表明,染浴中过多的电解质是导致染料分子聚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染色过程中,大量使用促染盐又是必须的。如果用回水溶解元明粉,将导致元明粉浓度过高,盐析作用加强,从而导致大量染料分子从染浴中析出,发生聚集,在染色织物上形成色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元明粉前,应先在化料桶内将其充分化开搅匀,再缓慢加入,时间以10-15min为宜,应保证每管绳状织物在染机内循环4圈以上。考虑到元明粉的最大溶解度为500g/L(30℃),而化料桶的体积有限(一般不超过800L),故使用较多元明粉时,应采用分次加入的方式。这样可使元明粉迅速、均匀地稀释于染浴中,而不会造成染浴内电解质浓度局部过高。 活性染料染色时使用的纯碱,也是一种电解质,但其对染料的盐析作用没有元明粉明显,对形成色点的影响不大,全部采用回水注料的方式完全可以。1.制定合理的染色升温与加料曲线 通常每次加料时间间隔为15-20min。适当延长加料的时间间隔,可延长染料的吸附扩散过程,染浴中的染料分子可更充分地向纤维内部扩散与吸附,从而有效降低染浴中的染料浓度,使染料分子发生集聚的趋势大大降低。此外,对于直接性不高的翠蓝类染料,适当提高染色的初染温度,也可一定程度增大其在棉纤维上的吸附量。使加入电解质前的染料浓度有所降低。2.选用合适的匀染剂 翠蓝类活性染料的染色,应选用具有分散和匀染双重功效的匀染剂。具有较强分散能力
的匀染剂,对防止染料聚集很有效。好的匀染剂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具有较好的缓染能力,对染色色光影响小,引起色变一般在5%~10%,或无影响。 ②具有较好的螯合分散能力,并对染料有一定的助溶作用。 ③对染浴中的电解质以及酸、碱稳定,能够与其他阴离子性助剂相容。 ④起泡性低或具有一定的抑泡作用。3.慎用染色助剂 翠蓝染料染色过程中,不能使用含硅类消泡剂。因为消泡剂的HLB值一般在1~3,此类助剂在水中分散较为困难,易形成“微液滴”,而分子质量较大的翠蓝类染料分子则容易在“微液滴”周围聚集,形成染料分子团,一旦沾污布面,就会形成色点或色斑。防皱剂或柔软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因为这类助剂在染浴中与染料、电解质和碱类的相容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