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印染对色:颜色的混合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9日

两束不同波长的光叠加在一起,就会得到与原来两束光具有不同性质的光。同样,两种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在一起,也会得到与原来两种染料颜色完全不同的混合物。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混合。经过研究发现,上述两种颜色混合方式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为区别起见,人们把光的混合称之为加法混色,而把对光具有吸收作用的物质如染料、颜料、滤光片等的混合或叠加称为减法混色。1、加法混色加法混色是指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的加和。三个原色光为红(R)、绿(G)、蓝(B),把这三种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加法混色中的基本规律是由格拉斯曼(H.Grassman)在1854年提出的,称为格拉斯曼混色定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混色是加法混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加法混色在印染上的典型实例为纺织品的荧光增白。经煮练、漂白后的织物仍带有一定的黄色,即织物的反射光中缺少蓝紫色的光,而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紫外光激发出蓝紫色的可见光,蓝紫色的光与黄光相加,则可以得到白光,所以织物的白度增加。2、减法混色减法混色最常见的事例是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混合。减法混色中的三原色为黄、品红、青(通常称红"、"黄"和"蓝")。染色纺织品之所以呈现某种颜色,例如蓝色,是因为其中的染料把照明白光中的红、黄、绿光大部分吸收了,因而反射出来的主要是蓝光。至于呈黄色,则是因为白光中的蓝紫色大部分被吸收了的缘故。因此将蓝色与黄色染料混在一起,就相当于白光先后通过蓝色和黄色之滤光片,从而把红、黄、蓝、紫等色光都吸收了,剩下的就是绿色。纺织工业中经常应用减法三原色,通过减法混色,得到许多色泽。图2-2表示加色法与减色法中颜色的变化情况,加色法三原色通过加法混合得出减色法三原色,减色法三原色通过减法混合得到加法三原色。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加法混色亮度增加,而减法混色的亮度减小。

3、平均

混色除了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之外,还有一种称为平均混色。颜色的平均混合可以用陀螺的例子来说明:先在陀螺面上贴几种颜色,如黄色和蓝色,然后将陀螺快速旋转起来,这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将会是绿色,它是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在人眼的视觉反应时间内频繁作用于视网膜所产生的一种效果。由于这种混合的结果只使色相发生混合变化,而总的亮度并不变,所以是平均混合。4、CIE标准色度系统物体颜色的定量度量是很复杂的,它涉及到观察者的视觉生理、视觉心理以及照明条件、观察条件等许多问题,为了能够得到一致的度量效果,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根据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外貌相同的颜色可以相互代替,相互代替的颜色可以通过颜色匹配实验来找到。把两个颜色调节到视觉上相同或相等的方法叫做颜色的匹配。在颜色匹配实验中,与代测色达到色匹配时所需要的三原色的数量,称为三刺激值。也即R、G、B值。一种颜色与一组R、G、B数值相对应,颜色感觉可以通过三刺激值来定量表示。任意两个颜色只要R、G、B数值相同,颜色感觉就相同。为了测得物体颜色的三刺激值,首先必须研究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测出光谱三刺激值,此数据称为"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以此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1931年CIE提出了最早的主要推荐书-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和色品坐标系统;并规定了标准光源和照明观测条件,建立了CIE标准色度系统,从而奠定了现代色度学的基础。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