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浸染染疵的案例与应对措施

来源:常州市新浩印染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6日

现用浸染染料,在实用性能上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这些性能缺陷,往往是实用中产生染疵的“诱发点”。

案例一,活性染料:

常用的活性染料在浸染中有二个主要性能缺陷:

第一,在盐碱吸色固色浴中溶解稳定性较差,容易诱发色点色渍染疵。该缺陷的产生,来自三个方面:①电解质的加入,会破坏活性染料染液的胶体性质,使染料的溶解稳定性下降。活性翠蓝是个典型代表;②染料中的β–羟乙基砜硫酸酯活性基遇碱发生消去反应,硫酸酯基脱落,使之由亲水性基团变为疏水性的乙烯砜基,导致溶解度显著降低;③电解质的盐析作用,使染料的溶解度变小。

第二,对碱敏感。当固色碱剂加入后,由于染料–纤维间的键合固着反应迅速发生,打破染料原有的吸色平衡,使染料在快速固色的同时,也迅猛二次吸色。经检测,在加入碱剂的初始10min内,多数染料的相对吸色率,可猛增 30%~50%,瞬间上色现象十分突出。正是由于固色初期染料上色异常迅猛,所以一旦加碱过早或过快,就很容易造成上色不匀,使绳状喷染产生“云状色花”,平幅卷染产生“头尾色差”。

因此,活性染料浸染时,务必要执行以下操作:

(1)电解质的施加:①经实验,电解质的用量应<70g/L。浓度再高,容易引发染料凝聚而产生色点色渍;②平幅卷染,电解质要从布卷二头按1/3与2/3的比例,沿缸壁均匀撒入,并应在搅拌溶透后开车,而不可边开车边溶解;③绳状喷染,无论是采用升温法染色,还是恒温法染色,都必须是先加电解质后加染料(加料顺序与卷染相反)。理由是:电解质先行加入,无论是以冷水还是以温水化料,均可较好的溶解(食盐和元明粉在30~100℃范围内,溶解度相差不大。食盐30℃可溶366g/L,100℃ 可溶392g/L;元明粉30℃可溶400g/L,100℃可溶426g/L)。

预先化好的染液。以含电

解质<70g/L的回流水稀释,实践证明,染料不会发生有危害的聚集或絮集,因而不会造成色点色渍染疵。倘若按传统操作,即先加染料,以含染料的回流水来溶解电解质,由于染料在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要絮集析出,一旦压入缸内,就容易粘附织物,造成色点色渍染疵。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