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金属络合染料氨纶染色原理的研究

来源:王惠珍 唐人成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0日
氨纶纤维的染色性能以及氨纶类产品的染整技术国内外均已有报道[ 1~ 6 ] , 但对氨纶染色原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有的观点还存在较大分歧。这种情况不仅与氨纶的高速发展不相称, 还阻止和制约了氨纶类高档优质新品的开发。对于1∶2 金属络合染料对氨纶染色的热力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选用1∶2 金属络合染料, 研究它们在氨纶上的吸附规律。同时, 对氨纶纤维大分子末端是否存在端氨基亦进行了初步探索。1 实验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氨纶裸丝 干纺聚醚型氨纶裸丝(44. 4 dtex) , 由连云港氨纶厂提供。化学药品 1∶2 金属络合染料(为提纯染料) , 分别为中性橙RL (橙86)、中性深黄GL (黄128)、中性灰BL (黑58) ;N ,N 2二甲基甲酰胺(DM F)、醋酸、苯甲醇、茚三酮(分析纯) , 甘氨酸为工业用剂。染料提纯[ 7 ] 1 ∶2 金属络合染料的提纯采用DM F 溶解, 丙酮析出法。1. 2 染色方法氨纶裸丝经前处理(N a2CO 3 10 g/L、渗透剂JFC8göL 、温度95 ℃、时间1 h、浴比1∶500) 后染色, 染色试验设备采用SH222 恒温振荡水浴锅, 染浴pH 值为4(用0. 1M 的HA c 调节) , 染毕, 淋洗试样, 晾干备用。1. 3 氨纶纤维上及染液中染料浓度测定用DM F 溶解纤维, 离心沉降后取上层澄清液定容, 在721 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吸光度值, 与标准曲线对照可以获得纤维上的染料浓度(mo l/k g 纤维) ; 染液中的浓度(mo l/L ) 用减法得到。1. 4 表面色深值(K /S )采用Hun terL ab 公司的U lt raScan XE 测色仪(D65光源、视角10°) 测定。1. 5 氨纶纤维大分子端氨基分析——茚三酮显色反应法[8 ]用乙醇配置茚三酮
溶液。配置0. 02 göL 浓度的甘氨酸水溶液, 加热苯甲醇和氨纶纤维的共混物, 使纤维溶解, 加入茚三酮溶液和少量水, 再加热。以同样方法处理甘氨酸水溶液。2 结果与讨论2. 1 1∶2 金属络合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图1 为中性橙RL、中性深黄GL、中性灰BL 在氨纶上的吸附等温线。由图1 可知, 三只中性染料的吸附等温线与L angm u ir 型等温线较相似, 而对于符合L angm u ir 型吸附的染料, 上染达到平衡时,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量[D ]f 与染液中的染料量[D ]s 之间的关系, 应该符合关系式(1) 或(2)、(3)。由(2)、(3) 式可知, 以1/[D ]f 对1/[D ]s 作图, 或以[D ]f/[D]s对[D]f作图(Scatchard曲线) , 都可以得一直线。然而, 图2~ 4 中三只染料的Scatchard 曲线却明显呈曲线状, 表明1∶2 金属络合染料在氨纶上的吸附比较复杂, 绝非单一的L angm u ir型吸附, 而至少存在两种吸附作用。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