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工艺条件分析 丝光工艺的基本条件是naoh溶液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张力和去碱。 一、碱液浓度 是影响丝光效果的主要因素 ① 棉纤维用不同浓度烧碱溶液处理后,长度和直径的变化情况: 浓度>8%,直径增加,长度缩短至最大 ②棉纱在不同浓度naoh溶液中的收缩和染着力 ③棉布丝光对浓度要求(c与收缩及钡值关系) c=177g/l时,钡值为150,c=245g/l,钡值最高。 c=240~280g/l,收缩趋于稳定。 因此丝光最适宜的烧碱浓度是245g/l左右,考虑到织物本身吸碱、空气中酸性气体的耗碱等因素,棉布丝光碱浓度为260~280g/l。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半制品的品质和成品的质量要求选择。 二、张力 1、张力对织物光泽的影响 棉织物用浓碱处理时,只有加上适当的张力,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光泽,从张力对棉纱丝光后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张力大,光泽好。 2、张力对织物机械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即在无力条件下,棉纱线的强力已获得提高,如果施加适当的张力,其强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但光泽增加的并不多,且断裂延伸度和吸附性能却有所下降。 3、张力对织物缩水率的影响 丝光时,经纬向张力对织物缩水率有极为重要作用。 实际生产中,各种规格的织物经纬向缩水率是不平衡的。卡其、府调等经密较高的织物,经向缩水率大大超过纬向缩水率,所以优先考虑经向张力;而平布等一类薄织物则正好相反。 三、温度 烧碱与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是放热反应,所以提高碱液温度有减弱纤维溶胀的作用,从而降低丝光效果,表现在收缩率和钡值下降,所以丝光碱液以低温较好,但实际生产中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温度过低碱液粘度增大,使减液难以渗透到纱线和织物内部,再有扩幅较难,所以通常采用轧槽夹层通入冷流水使碱液冷却即可。 四、时间 丝光作用是使烧碱迅速均匀而充分地渗入棉纱or织物内部和纤维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 将棉纱用280g/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