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羊毛起漂白作用的因素
以羊毛为代表的白色动物纤维的漂白,按化学反应的性质分为氧化漂白和还原漂白。不同的漂白方法所用的助剂不同。氧化漂白常用的漂白剂为双氧水。
过硼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作用比较缓和的两种漂白剂,它们也是通过释放出过氧化氢起到漂白作用的。双氧水对羊毛漂白白度较持久稳定,但对羊毛有损伤。因双氧水是一个较活泼的氧化剂,浓度达到60%以上可自燃,所以工厂中通常使用30%~35%浓度的双氧水,这个浓度对人的皮肤也有灼伤。
金属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加速作用。为避免由于双氧水性能不稳定造成的对毛织物的局部损伤,使用时要在pH值、温度、时间上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加入稳定剂。
由于羊毛的特点是耐酸不耐碱,易在高温受损,为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通常是pH值为弱碱性条件(8~9)。温度为50~70℃,时间则是温度低时宜长,而温度高时为短,如在50℃可以从3~l0h,在70℃则为60~90min。所用的稳定剂多为硅酸钠或高磷酸盐。
硅酸钠对双氧水具有双重作用: 其一是硅酸钠自身的碱性有促进双氧水分解的作用; 其二是硅酸钠胶体对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对双氧水起稳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有适量的钙、镁离子存在,才比较显著,故双氧水漂白以硅酸钠为稳定剂时应使用硬水。高磷酸盐溶液也呈碱性,它是一类螯合物,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也存在上述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