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丝光”与“全丝光”的区别.应是纤维素纤维在烧碱作用下.纤维素I转化为纤维素Ⅱ的量多少.或是在电镜下观察织物切片.其纤维截面溶胀从腰子形变成了圆形的百分率高低 织物不同于单纱,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佐证了若要充分溶胀,使在松堆工况下.碱作用时间也必须保持在5 min以上。常规紧式丝光工艺烧碱用量高达240~260 g/L,但织物在张紧的工况下.碱液难于透芯仅能及表面,作用时间45~60 s间.因此.紧式工艺的碱处理溶胀效果是“既不透又不匀”.除了能增加织物光泽、钡值外,其它的重要功能,诸如降低烧碱、染料的消耗;降低缩水率、提高成品门幅;提高染色的均匀度,均不能充分发挥。然而,松堆丝光工艺全棉采用180 g/L烧碱浓度:麻类及其混纺织物采用160~180g/L,各项工艺技术指标远优于紧式丝光工艺效果,事实证明采用180 g/L烧碱含量并非就是“半丝光”:而采用260 g/L烧碱并非就是“全丝光”.松堆丝光才是“全丝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