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纺织品前处理剂的生态问题和取代品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6日
章 杰 0 前言市场上很多前处理剂含有或会产生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 害的化学物质。不少国家和组织对各种前处理剂的生态学和 毒理学进行了研究,并颁布了有关禁用和限用纺织品前处理剂 的法规和规定。目前,国际市场对生态纺织品尚无确切的定 义,也无统一的质量标准,所以各国和组织对禁用和限用纺织 品前处理剂的认识不一致。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是欧盟的Eco-Label、国际生态纺织品 研究和检验协会的Eco-Tex Standard 100。前者在2002年5月 15日公布的欧共体纺织品Eco-Lable新标准中明确规定,禁止 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线性烷基苯磺酸盐、双(氢化牛油烷 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牛油烷基二甲 基氯化铵、乙二胺四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等7种表面活性 剂,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制剂或配方;禁止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在 废水处理中去除率或回收率低于95% (按干重计)的纱线和纤 维上浆剂、洗涤剂、织物柔软剂、络合剂;禁止使用漂白流出液 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Cl]>40 mg/kg的漂白剂;对亚麻和其它 韧皮纤维以及聚合度在1 800以下的棉或白色成品用棉,禁止 使用漂白流出液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Cl]>100 mg/kg的漂白 剂等[1]。后者对纺织品前处理剂的禁用和限用则比较谨慎,仅 对最终纺织品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可萃取重金属、 杀虫剂、氯化苯酚、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化合物、邻苯基苯酚、 部分染料(包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致癌性染料、过敏性染 料)、氯化苯与氯化甲苯、生物活性产品、阻燃剂以及可挥发物 等共11类(种)作了规定,其中不少有害化学物质与前处理剂 有关。对市场上普遍关注且欧盟已颁布法令的、与前处理剂密切关联的外源性有害物质,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线性烷基苯 磺酸盐、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等有害化学物质,该标准认为在前 处理加工后应
予以除去。显然, Eco-Tex Standard 100对纺织品 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与Eco-Label有所不同,也与一些品牌纺 织品销售商对前处理剂的规定有差异。例如H&M公司的化 学品限制条款中不仅规定了最终纺织品中含有的与前处理剂 有关的8类(种)有害化学物质(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氯化苯 酚、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氯漂白 剂、含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溶剂)的量,而且还明确指出,只 要废水可被有效处理且经处理的纺织品中没有发现含氯漂白 剂,仍可使用含氯漂白剂进行前处理。纺织品前处理中,在制造和选择前处理剂时必须满足相关 的生态要求,否则即使应用的助剂品质再高,产品的安全性和 生态性仍然不合格。1 环保型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作为一类重要的纺织助剂,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与其它纺 织助剂相同,大致有以下八条:(1)高生物降解性前处理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氧 化和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等无害物质的性质。一 般,要求环保型前处理剂的平均生物降解度在90%以上,初始 生物降解度在80%以上。(2)低毒性前处理剂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反复接触毒性、致癌性、刺 激性、过敏性、诱变性、鱼毒性和水生细菌与藻类毒性等。对急 性毒性、鱼毒性和水生细菌与藻类毒性,分别用LD50(单位为 g/kg)、LC50(单位为mg/L)和ECO50(单位为mg/L)表示,其值 大于100(单位)示安全,大于1(单位)示可用,而小于1(单位) 示强毒性。急性毒性、反复接触毒性、致癌性、刺激性、过敏性和诱变性等,通常采用Ames试验(有酶活性和无酶活性的沙门 氏菌微粒体试验)等检测。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