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大麻具有纤维细度细,穿着无刺痒感、可抑菌、吸湿透气性高、无静电、能屏蔽紫外线等许多优良性能,根据消费需求,大麻织物这种功能性绿色产品应向高支、轻薄型方向发展,以提高档次。为此,应提高大麻纤维的可纺性,而大麻可纺性主要叉与工艺纤维细度、长度以及经脱胶后精干麻的残胶率及残余木质素含量等有直接关系。为此,特对太麻化学脱胶,重点是预处理工艺作些探讨,以提高大麻纤维的可纺性。
2 实验机理
由于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相当高,一般都在3qo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左右。而木质素的存在,对大麻纤维有很大影响:木质素含量低于O.8%时,纤维光泽好,洁白、柔软且有弹性,可纺性、染色性好,而当木质素含量在1.5%以上时,纤维呈棕黄色,后工序加工较为困难,因此,对大麻纤维而言,应尽可能地去脒木质素,以得到相对优异的纺织纤维原料。
木质素与半纤维素成化学结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纤维素问没有化学结合。去脒木质素的同时,也可以除去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因此,大麻化学脱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去除木质素,并保留一定的残胶量,以得到合适长度和细度的工艺纤维进行纺纱加工。所以,大麻脱胶的主攻对象是木质素,而不同于苎麻,苎麻脱胶的主攻对象为半纤维素。
因木质素易于与氯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的氯化木质素处于其他木质素的外表,阻止了氯化作用继续进行,起到保护作用,处于内层的木质素不易被氯化,必须用NaOH溶液煮练,使其溶解。
而木质素在无机酸中非常稳定,经无机酸处理后的木质素更加稳定,增大了碱液煮练的难度。因此,对于大麻化学脱胶的预处理,不宜采用传统的预酸处理,而应采用预氯处理,再经碱煮,以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去除木质素。
3 实验原料与工艺
3.1 原料
采用山东太麻,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胶质含量为43.06%,木质素含量为4 72%。
3.2 脱胶工艺路线
原麻试样准备→预氯处理→水洗&r
3.3 主要工艺参数
煮练:氢氧化钠浓度为14g/L,硅酸钠用量为3%,亚硫酸钠用量为2%,采用纺科院快速煮练助剂,用量为4%,浴比为l:15,常压,温度为100℃,时问为2.5h,酸洗:硫酸浓度为lg/L,浴比为l:15常温,常压,时间为2min。
4 预氯处理工艺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