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纯棉织物前处理加工流程、目的及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7日

纯棉织物前处理加工流程、目的及工艺1、烧毛:(气体烧毛机应用最广) 原理:原布以来幅状迅速通过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利用绒毛和布身的温度不同的原理,把表面绒毛去掉,而织物本身却未受到损伤。 目的:使织物表面光泽、改善织物外观提高染色质量(烧毛3~4级)。 2、退浆 原理:利用退剂能与浆料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从而使浆料脱落下来。 (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 目的:去除织物上的浆料,提高染色质量。碱退浆工艺(1)平幅浸扎6~10g/L的烧碱溶液,温度为70~90℃,然后水洗。 (2)绳状轧碱,浓度10g/L左右,温度50~70℃,绳状堆置12h小时。 堆置时注意保温、保湿、防止风干。然后绳状水洗。(涤棉混纺 织物宜用平幅退浆和水洗) 3、煮练: 原理:烧碱(NaOH)与杂质作用使之发生化学反应变为可溶性物,经水洗除去。或使之膨胀经机械作用洗除。 目的:去除织物上的天然杂质,提高润湿性,提纯纤维改善纤维的外观性能。 助剂的作用及处方: 煮布锅:1:3~4 、 10~15g/L NaOH(主煮剂) 连续绳状汽蒸 25~30g/L(非硅吸附剂) (1)NaSiO3 吸附铁质,防止锈渍和锈斑,吸附天然纤维的杂质和分解物,而织物渗透性能和白度获得提高。实际生产中,一般为1.5~3g/L或是布重的0.4%。 (2)Na2SO3 它的加入有助工棉籽壳的去除。因为它能使木质素变成可溶性的木质磺酸钠,又能使蛋白质及果胶发生分解,变成氨基酸钠盐,另外,它具有还原性,有防止棉纤维在高温带碱情况下被空气氧化受损致脆。一般用量是0~0.5%(对布重)。 (3)表面活性剂 平平加O有提高润湿性的作用,有利于碱液的渗透。用量一般为布重的0.5~1%。 (4)Na3PO4 具有软水作用。用量一般为布重的0~1%。 工艺:轧碱(50~60℃、8~15%)→进锅→煮练(1.7~2a

tm、3~5h、120~130℃) H2O2漂白中,H2O2的分解产物有HO2-、HO2?、OH-,其中HO2-是有效成分,HO2-不断与色素作用,从而完成了织物的漂白工序。(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 目的:去除织物的色素,赋予织物必要稳定的白度。处方:H2O2(100%) 2~6g/L NaOH 适量(调节PH=10.5~11)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