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蒸箱的种类和结构、性能对比2.2.1 汽蒸箱种类繁多,有导辊式、辊床式、条栅式、网状传送帘式、液下贮存式和平板履带式等。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常用的蒸箱有下列几种。 (1)导辊式汽蒸箱适合处理特别易皱的织物。由于只有1~3 min的短暂反应时间,故必须使用较高浓度的化学品,以确保能完成良好的前处理效果。 (2)组合汽蒸箱对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素纤维织物的短流程前处理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设备。对于易起皱的织物,仅在蒸箱上部的导辊区主动式导布下,进行短时间处理;对于不易起折痕的织物,先通过导辊预热区,然后将织物落布堆置在贮存输送装置上,以便获得较长时间(10~100 min)的处理。 (3)蒸煮结合蒸箱十分适合要求具有膨松感的织物前处理。为了减少织物永久性纬向折皱的危险,织物运行完全处于松弛状态。2.2.2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常用的组合式汽蒸箱,在结构上一般分预热、堆置成形、进出布封口及电气系统等若干部分。 (1)汽蒸箱预热区的结构大致相同,导辊通道采用单环穿布或双环穿布(回形穿布),见图6。上下导辊的中心距,一般约为导布辊直径的6倍;双环穿布的容布量约为单环穿布1.7倍。双环穿布的外排导布辊采用200mm的大直径,里排导布辊采用125mm直径;单环穿布按机器幅宽选用125~150mm直径的导布辊,280 cm以上(含280 cm)的特阔幅织物一般采用200mm直径导布辊。 图6双环穿布示意 预热区的导布辊采用箱外轴承,机械密封结构,分组交流变频调速,由组间的张力传感辊(松紧架张力辊)发生速差信号,使各导布辊组跟随工艺线速度与联合机协调运行。组合汽蒸箱预热区容布量在40~80 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