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工序
棉织物的丝光按品种不同。可以采用原布丝光、漂后丝光、漂前丝光、染后丝光、湿布丝光、热碱丝光、真空浸碱透芯丝光和液氨丝光等多种工序,现分述如下:
1、原布丝光原布丝光由于原布润湿性能差,造成丝光不均匀,所含杂质沾污丝光碱液不利于碱液回收,故很少使用。对于某些不需要进行练漂加工的品种如精元黑布,以及一些单纯要求通过丝光处理以提高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的工业用布宜采用原布丝光。对于门幅收缩较大,遇水易卷边的织物也适用于原布丝光。因丝光消除了纤维的扭曲现象,有定形作用。
2、先漂白后丝光先漂白后丝光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丝光工序,它可以获得较好的丝光效果。丝光后碱液较清洁,有利于碱液的回收。但由于丝光碱液含杂和色泽的影响,处理后的织物其白度和渗透性有所降低。因此对白度要求较高的织物,可采用经丝光后再复漂一次的方法来提高白度。
3、先丝光后漂白先丝光后漂白的方法处理的织物白度及手感较好,但丝光效果不如先漂白后丝光。在漂白过程中易损伤纤维,不适用于染色品种尤其是厚重织物的加工,因为先丝光后漂白易使织物产生折痕和擦伤,而造成染色疵病。因此染色品种不宜采用此工艺。
4、染后丝光染色后丝光,不能发挥丝光能使棉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量增加、节约染料用量的优越性,而且织物上染料易沾染碱液,不利于碱液的回收,也不能去除在漂白过程中造成的折皱等缺点,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但丝光后由于纤维吸附性提高,染色时上染较快,易造成染色不匀的疵病;且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在后道加工中易产生表面擦伤。因此对某些匀染性极差或易产生擦伤的品种,可以考虑采用染后丝光工艺。
5、湿布丝光干布丝光工艺较易控制,质量较稳定,丝光效果好。但要求烘干布,能耗高,生产工序长。湿布丝光可以在练漂后省一道烘干工序,可省去丝光前的烘燥设备,降低能耗。且纤维膨化足,吸碱均匀,丝光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但湿布丝光对丝光前的轧水要求高,轧余率要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