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增白原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1日

一、增白的目的棉布经漂白后,虽然白度有了很大提高,但对白度要求很高的织物,效果仍不理想,达不到要求。漂白织物在黄、红色区域的反射率比在紫、蓝色区域的反射率高,故漂白后的织物一般还略带有淡黄色或淡褐色。为了满足白度要求的需要,还应对织物进行增白处理。棉布漂白后之所以略带黄色,是由于棉布较多地吸收蓝紫色光而使反射光中的黄光偏重的缘故。因此,对漂白布、白地面积较大的印花布等必须通过增白或复漂来提高织物的白度。增白就是利用适当的增白剂来处理织物,以消除黄色反射光,并利用荧光增白剂来增加反射光的总强度来提高织物的白度。增白的种类1、上蓝增白:(1)增白原理:上蓝增白是用少量蓝紫色染料或涂料(也称上蓝增白剂)使织物着色。由于蓝紫色与黄色互为补色,因此上蓝增白剂可以吸收织物上反射的黄光,以消除织物上原有的黄色。由于上蓝增白剂用量很少,故不会显示出蓝紫色。(2)上蓝增白剂:上蓝增白可用涂料、直接染料和碱性染料等作为上蓝增白剂,用得最多的是涂料。常用上蓝增白的涂料和用量如下:涂料蓝FFG: 0.005~0.05 g/L涂料紫FFRN: 0.006~0.024 g/L(3)上蓝增白的特点:由于上蓝使织物吸收黄光,织物对光的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结果使织物显得较暗,呈现苍白色,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且不单独使用,只用于调整荧光增白剂增白后的色光。

2、 荧光增白剂增白:(1)增白原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荧光染料,当把它加入到材料中后,它具有在335~365nm波长范围内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的能力,吸收紫外光的能量后,分子中电子的能级发生跃迁,这部分能量接着在可见光的蓝、紫光区以荧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从而弥补了材料本身对蓝、紫光的吸收,也即激发出的蓝紫色荧光与织物上的黄光混合成白光,因而消除了织物上原有的黄光。(2)荧光增白的特点:由于荧光增白织物吸收了自然光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发射出蓝紫色光,与织物上

黄光加法混合成白光。因此,使织物上光的总反射率明显增加,甚至使白度超过100%,从而使织物不仅洁白而且光亮。但由于需增白的棉布并不是纯白色,故加入荧光增白剂的反射光谱常常微偏于紫色或绿色区域,所以白色中往往带有蓝色或绿色光。(3)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近似无色的染料,分子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键,吸收紫外光线而进入较高能量的激发状态,如再回到能量较低的基本状态时,就发射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波。 增白剂作为一种染料,可根据其应用分为以下几类:①直接型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如:荧光增白剂VBL。②盐基型或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羊毛、蚕丝、聚酰胺、聚丙烯腈。③酸性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羊毛、聚酰胺。④分散性荧光增白剂:主要用于聚酰胺、三醋酯、聚酯、聚丙烯腈等。如荧光增白剂DT。(4)增白方法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方法有浸染增白和轧染增白等。浸染增白工艺如下:工艺处方:荧光增白剂VBL: 0.1%~0.3 %(o.w.f)硫酸钠: 0 ~ 10 %(o.w.f)工艺条件:浴比: 1∶(20~40) PH值: 7~9 温度: 20~40 ℃ 时间: 20~30 min 烘干温度: 70~80 ℃轧染增白工艺如下:工艺处方:荧光增白剂VBL: 0.5~3 g/L 拉开粉: 0.25~0.5 g/L工艺条件:PH值: 7~9 温度:40~50 ℃浸轧方式: 二浸二轧轧余率: 70%过氧化氢与荧光增白剂VBL同浴浸轧法:工艺处方:荧光增白剂VBL:1.5~2.5 g/L H2O2(100%): 5~7 g/L 磷酸三钠: 3~4 g/L 35%(40°Be’)水玻璃: 3~4 g/L 表面活性剂: 3~6 g/L工艺条件:PH值: 10~11 汽蒸温度: 100 ℃左右 汽蒸时间: 80~90 min 浸轧方式: 二浸二轧 轧余率: 100%工艺流程:干布浸轧&r
arr;汽蒸皂洗→热水洗→冷水洗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