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平(浙江美欣达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传统的煮练工艺大多采用高浓度的NaOH来完成,它在去除纤维杂质的同时也易使纤维中的纤维素受损,使织物手感粗硬、强力下降。如灯芯绒产品由于原坯品质限制,棉纤维含杂较多,采用传统高温、高浓度碱煮工艺,去除杂质的同时纤维也受到损伤,导致纤维强力下降,失重增加,在后序加工中容易产生横档折痕、手感粗硬、露底白芯等现象。同时,浓碱煮练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水从织物上去除残余碱,增加了污水处理负担。 本文通过对煮炼酶SKD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效果、综合成本、废水排放状况等试验和分析对比,旨在确定煮炼酶SKD@-301在棉类机织物前处理应用中的生产工艺参数。
l 煮炼酶SKD?-301工作原理 天然纤维机织物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纤维上的果胶、蜡质等天然杂质,以及纺纱织造时加入的浆料、油污等加工杂质,以获得符合染色要求的半制品。 煮炼酶SKD@-301是一种新型的多元复合酶,可生物降解。利用酶催化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可很好地降解纤维素共生物。随着纤维中果胶等物质被降解和清除,纤维问空隙增大,使织物获得蓬松柔软的手感和均匀一致的毛效,保证得到均匀稳定的染色效果。 煮炼酶SKD?-301能降解大部分纤维素共生物,但对棉籽壳、麻皮的作用甚微。
2 试验2.1织物组织规格 16×12 64×128 11w纯棉灯芯绒1006 m 20×16 128×60纯棉纱卡1041 m 11×11 51×47亚麻棉混纺955 m 40×40 133×72纯棉府绸1427 m2.2主要助剂 三A综合前处理剂(洗涤螯合分散稳定),SKD@-301多元复合煮炼酶(上海永光化工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