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雄飞,吴鸣鸣(张家港华福日新染业有限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35)
0 前言 近年来,新开发的前处理助剂,使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变得多样化。这些前处理助剂大致可分为三类:(1)酶处理剂,如煮练酶SKD,可使高支高密织物获得均匀丰满的染色效果,但对中、粗支织物的去杂还需增加辅助处理工艺;(2)酶制剂与其它组分复配产品,如清棉师、188等;(3)多功能复配助剂,如精练剂DKB-301等。这些产品各有特色,都已应用于大生产上。前处理工艺关键是要彻底去除目前坯布因纱支配棉差,而大量存在的棉皮、棉籽壳以及织造中施加的大量难溶性浆料。本公司是一家仅有两条染色生产线的新厂,前处理设备有带浸轧的烧毛机一台,紧松式退浆机一台,煮漂联合机一台,冷轧堆机一台,设备的运转性能比较理想,可以加工的品种范围很广,包括各种组织结构风格的品种,其中大多为弹性织物。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发现生产上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1)煮练汽蒸箱堆布量少,汽蒸时间短,堆置时间只有50~60 min,且箱内蒸汽含水量太低,影响煮练效果,若加强碱煮,则又会产生化学浆的两次沾污;(2)由以上原因引起污水pH值偏高、BOD排放超标等环保问题。通过大量探索和试验,我们开发了一种适合工厂实情的低碱前处理工艺,即低碱精练剂H—D-处理工艺。H-D前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所有助剂的用量固定不变,其中仅双氧水用量随织物品种变化而变,使工艺简化,便于操作和管理。实施H-D工艺后,半制品质量明显提高,且保持稳定。1 工艺探索 污水带碱量高,直接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若用生物酶处理,不但成本高,且影响丝光淡碱的回用问题,采用低碱工艺是唯一的选择。但低碱工艺在堆置时间短的汽蒸箱中处理的难度更大,必须选择高效的精练剂和与之配套的工艺配方,通过对各类高效退煮助剂进行系统的工艺筛选,在既保证半制品质量又考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最终选用精练剂H-D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