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萍(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为了去除如油脂、蜡质、棉籽壳以及部分天然色素等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需用烧碱及泡花碱、纯碱、亚硫酸钠、肥皂和渗透剂等助剂精练,以使这些杂质发生皂化、乳化和分解等反应,并从棉纤维上脱离下来,再经水洗去除(水质硬度在30 mg/kg以下为好)。 煮练后纱线应具有如下性能: (1)要求毛效不低于8 em/30 min; (2)纱(线)面pH值7~8; (3)煮练后纱线的强力有所提高,经过大量的数据测试,其煮练后纱线的强力比原纱强力增加2%; (4)纱(线)洁白、匀净,黄斑、污斑不超过3~4级标准(潮纱); (5)无乱纱、皱纱和镶丝纱。1 纱线煮练工艺流程及技术条件1.1工艺流程 (1)卧式锅 拆纱成卷→装车→进锅→煮练→(配液→液面除杂进练液→升温→练液循环)→排液→汽蒸→锅内冲洗(冷水→沸水冲洗至无黄色污水即可)→出锅→锅外冲洗沥干(冷水继续冲洗,纱面pH值降至8以下)→出车(分品种堆放) (2)立式锅 拆纱扣链→进锅→煮练→(配液→液面除杂→进练液→升温→练液循环)→排液→锅内冲洗(冷水→沸水冲洗至无黄色污水即可)→出锅(分品种堆放)→冲洗1.2工艺技术条件(表1)表1工艺条件
2操作注意事项2.1液面清洁 配液时应控制好浴比和烧碱浓度,升温至50℃时将液面杂质撇净(配有的软化药剂需先加入);当练液温度升至60~70℃时,应略关水汀继续撇沫,因此时浮沫最多;当升温至80℃以上时,液面只有少量污沫,撇沫至净为止。肥皂或渗透剂需在棉纱进缸前加入,并注意调整烧碱浓度。棉纱迸缸时,若练液仍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