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s双股竹纤维/牛奶丝/棉(65/15/20)三组分针织布面料既有纤维素纤维,又有蛋白质纤维,设计其漂染工艺时,需考虑多种因素。 (1)面料组分性质分析 竹纤维处理可参照纤维素纤维处理工艺,且竹纤维几乎不含杂质。 牛奶丝是牛奶酪素蛋白与丙烯腈共聚后的化学纤维。其氨基酸含量为25%,其中酸性/碱性氨基酸含量比为1.884,高于羊毛的1.524,低于蚕丝的2.078;等电点为4,可用酸性和中性染料染色。为保持一定的上染率,且实现匀染,染浴的pH值宜控制在4.5—5.5。实践证明,为了提高颜色的鲜艳度,甚至还可与阳离子染料进行拼色染色。在前处理时,若由于碱性较强而致蛋白质部分破坏,可在染色处方中适当添加阳离子染料,可显著改善整体色泽。 与以上两种纤维进行交织的棉纱,宜采用9.84 tex(60s)以上的精梳长绒棉。因为低级棉的棉籽壳较多,需用强碱溶解去除,而牛奶丝却只能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湿热处理。 (2)前处理和染色实例 ①前处理 前处理处方/(g/L) 精练剂(自制) 1.0 代用碱197 2.0 双氧水 7.0 荧光增自剂4BK 0.05 平滑防皱剂(美高) 2.0 处方中加入荧光增自剂,可使得色更鲜艳明亮,染深色时则无需添加。此外,采用双氧水时,最好添加1—2 g/L的氧漂稳定剂,漂白效果会更好。 工艺条件采用常温溢流染色机,浴比1:10,织物进机后升温至40℃加料,并逐步升温至95℃,保温50 min,充分水洗,出缸待染。 ②染色 染色(果绿)处方/%(owf) 活性嫩黄MES 0.60 活性翠蓝KN—G 0.52 元明粉/(g/L) 20 纯碱/(g/L) 7 工艺条件 浴比1:10,60℃恒温染色30 min,固色30 min,经水洗、中和(HAc 0.8 mL/L)后皂煮。 皂煮处方及工艺条件 代用碱197/(g/L) l 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