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圻
一 引 言双氧水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型漂白剂,因具有漂白产品纯正,白度稳定性良好,没有污染,不腐蚀设备等优点,所以广泛用于纤维素纤维及其它纤维的漂白。双氧水漂白的作用机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尚在探讨之中,为大多数业界接受的有两种说法。即:过氧化氢像弱酸一样,在碱性介质中,理解为过氧化氢负离子。过氧化氢负离子又是一种亲核试剂,具有引发过氧化氢形成游离基的作用。两者都有较高的活性,可使色素分解而产生漂白作用。但是双氧水分解产物很复杂,远非上述反应简单,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有效成份是其中一部份,甚至相当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无效分解。即使加入稳定剂以控制由于重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促使双氧水分解,继而由自由基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提高有效分解率就可以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并可以使漂白温度降低。有人发现用乙酸或乙酸酐在浓硫酸催化下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过氧乙酸,由于它的活化能比双氧水低,而氧化电位比双氧水高,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活化,可以低温漂白,而氧化能力都高于双氧水。但是,过氧乙酸不能受热,加热至110℃,将引起爆炸,在上式反应中的生成物过氧乙酸与未反应的乙酸生成具有高度爆炸性的过氧化二乙酰(Diaryperoxide)过氧乙酸一直未能确定其工业化生产可能是上述因素所致。由此启发,通过酰氯或酸酐将酰基接枝在含氮,含氧或含硫的化合物上,其生成物在双氧水存在下生成过酰基化合物,即过氧羧酸的化合物,同时分离出游离基。因过羧酸的漂白活性能低,分解物中含有发生漂白作用的成分多,使双氧水的利用率大大高于双氧水,而起到漂白活化的作用。同时能使漂白温度降低,并减少纤维在高温和高碱条件下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