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水的除氧酶工艺
在纺织品湿加工中,残余的过氧化氢必须在染色前去除。微量的残留过氧化氢可以引起染色问题,诸如色泽不匀、染色不足和在批与批之间的色泽变化。过氧化氢对染料的影响,从染料不受影响、变化到染料几乎被破坏掉。来自漂白浴的过氧化氢如果不去除,将与活性基和/或发色体反应和使之氧化。破坏的染料将不能与棉键合,这就导致了染色问题。因此对始终如一品质的染色,必须完全去除过氧化氢。另一方面,来自漂白的残留碱如果不去除,也将对染色反应引起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当活性染料加入到染浴中时,残余的碱会与活性染料发生反应。在被均匀地吸收到材料上之前它开始反应,导致了不均匀的染色。因此,重要的是在染料加入到染浴之前,既要去除残留的过氧化氢,又要中和掉碱。 (1)过氧化氢酶的应用 过去一些年来,过氧化氢酶在纺织市场中有着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它被用于纤维素漂白后过氧化氢的分解。使用过氧化氢酶的好处是,它只攻击过氧化氢而不对其他。过氧化氢酶分解2摩尔过氧化氢,成为2摩尔的水和1摩尔的氧。 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 反应速率是极快的,且在优化条件下,1摩尔过氧化氢酶能在1min内分解5亿摩尔的过氧化氢。有趣的是,过氧化氢酶在反应中是不消耗的,因为它像催化剂那样地起作用。只要条件在要求的pH值和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任意地分解较多的过氧化氢。 2H2O2+过氧化氢酶一2H2O+O2+过氧化氢酶 在染料加入之前必须进行中和,因为过氧化氢酶在pH 6~8范围内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和应用的过程防止了这些问题。这也提供了较短的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水的消耗,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和节约了能源。近年来,许多纤维素制品的染色和整理工厂正在应用三到四次淋洗来去除过氧化氢,或正在应用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如下面所示,必须应用恰当量的亚硫酸氢钠,否则残余的过氧化氢或亚硫酸氢钠可以对色泽有不利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