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棉织物煮炼用剂及其作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9日

1.烧碱 (1)果胶 主要存在于初生胞壁中,成熟棉纤维含量约为0.9%~1.2%,不成熟可达6% 主要为果胶酸的衍生物,果胶酸的化学组成是α-D半乳糖醛酸彼此以1,4-苷键相联的线性大分子,部分以甲脂或Ca、Mg盐的形式存在 亲水性比纤维素低,影响纤维的润湿性,对纤维的色泽和染色牢度有不良影响。 去除:使酯键水解,成为可溶性的羧酸钠盐 果胶大分子断裂,水中溶解度提高(2)含氮物质 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于胞腔中,含氮量大约在0.2%~0.6%之间。 蛋白质在织物服用过程中,与有效氯接触,容易形成氯胺,引起织物泛黄。 分为两类:无机盐类(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约占15%~20%,能与水在60度共热1h除去;蛋白质,在烧碱溶液中长时间煮沸,酰胺键发生水解断裂,形成氨基酸钠盐除去。(3)蜡状物质 主要存在于初生胞壁中,含量约为0.5%~1.3%。 为混合物,主要含有脂肪族高级一元醇、脂肪酸、高级一元醇的酯和碳氢化合物。 脂肪酸类物质在热稀烧碱溶液中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去除; 其余的高级醇和碳氢化合物经乳化去除,助练剂肥皂、平平加等净洗剂起乳化作用。经过精练后蜡状物质含量一般比原来减少2/3左右,棉布的吸水性并不完全与蜡状物质的含量成比例。蜡状物质主要存在于棉纤维的表面层,如果破坏其连续覆盖的状态,纤维吸水性都会得到改善。因此,吸水性的提高不仅是蜡状物质含量降低的缘故,还与精练处理中纤维表面受到机械力的揉搓,使蜡状物质的覆盖状态受到破坏有关。 蜡状物质的存在使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利于起毛加工。(4)无机盐 含量约为1%~2%,影响吸水性、白度和手感,部分盐类和氧化铁对漂白剂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从而引起纤维的降解。 水溶性好的可以溶解去除,其他只能经过酸洗和水洗去除。(5)棉籽壳 质地硬且颜色深,严重影响织物外观。 主要组成是:木质素、单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其他的多糖类,

还有少量的蛋白质、油脂和矿物质,但以木质素为主。 油蜡、蛋白质、单宁和一些多糖与烧碱作用后,溶解度提高而被去除。 木质素发生结构上的分解,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溶解度提高而去除。 棉籽壳在高温烧碱长时间的作用下,发生溶胀,变软,经水洗和机械揉搓去除。

2.表面活性剂 润湿作用: 乳化、净洗作用:蜡状物质,各种杂质乳化、分散,防止重新粘附 要求:耐高温、耐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和烷基磷酸酯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