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织物的前处理
蚕丝的主体是丝素 天然杂质:丝胶、脂蜡、色素、无机物和碳水化合物 人为杂质:着色剂(识别捻向)、油污 影响丝绸柔软、光亮和洁白等品质,妨碍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加工蚕丝的前处理,即精练和漂白,简称练漂 精练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丝胶,以及其他天然杂质和人为杂质。 蚕丝的精练又称为脱胶蚕丝中杂质的组成及化学性质一、天然杂质(1) 丝胶 由18种氨基酸组成,桑蚕丝丝胶中的丝氨酸、天门冬酸、谷氨酸、乙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 丝胶蛋白分子肽链的排列不太规整,结晶度较低,具有由无规则卷曲到β-折叠构象的结构 丝胶组成氨基酸带有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强极性侧基 丝胶蛋白是一种水溶性球状蛋白,能在水中溶解提高处理温度能使丝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水温低于90℃,丝胶仅在水中溶胀 水温高于90℃,丝胶迅速溶胀,并在水中溶解 水温超过105 ℃,溶解速率剧增 处理温度过高,会使丝素受损丝胶蛋白具有两性性质,溶解性与溶液的pH值密切相关 当溶液的pH值等于丝胶等电点时,丝胶的溶解速率和溶解度最低。 pH值为9~10.5、温度为95~98 ℃的弱碱性溶液,是蚕丝织物的精练条件 根据研究,丝胶应该是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混合物,因此从表层向内部的丝胶溶解性逐渐降低
(二)脂蜡、色素、无机物和碳水化合物 脂肪:来自蛹体,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的甘油脂 蜡质:大部分集中在靠近丝素的丝胶层里,主要成分为蜂蜡酸等高级酯类 色素:浅黄到淡褐或深褐色,多为黄酮类和胡萝卜类,大部分存在于丝胶,随丝胶的去除而去除无机物:钙、镁、钠和钾的氧化物或盐类存在于蚕丝中,主要存在于丝胶中,少量则存在于丝素中 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主要存在于丝胶中,少量存在于丝素中。部分碳水化合物具有纤维素结构,呈微细的纤维状,亦称微茸,影响蚕丝织物的外观质量,并使产品的色泽和鲜艳度降低。
二、人为杂质浸渍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