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胶团聚集数
由稳态荧光猝灭法用下式可求得胶团聚集数N:
式中:I0和I分别为未加猝灭剂Q和在猝灭剂浓度CQ下的荧光强度。作ln(I0/I)~CQ曲线,由斜率可得N值,表2给出30℃且表面活性剂浓度C=4CMC时的数据。比较表2数据可见,C122EnC12·2Br与C122C12·2Br胶团的N相近,而且n从1增加到3,N变化不大。与C12TABr相比,尽管C122EnC12·2Br的N值表观上较小,但考虑到它的每个分子带有2根烷烃链,因而其胶团仍具有一定的尺寸。
由电导率曲线可计算Gemini胶团表面反离子解离度α:
式中:S1和S2分别为电导曲线在CMC之下和之上的直线的斜率,对溴反离子其摩尔电导率λBr-=7814Ω-1·cm2·mol-1。胶团表面反离子结合度K0=1-α,表2给出30℃时Gemini胶团的K0值。与C122C12·2Br相比较,联接链上增加了1个EO基团,K0值不变。当n从1增加到3,K0值逐渐下降,这与C12sC12·2Br系列的K0变化趋势一致。头基距离增大使其电荷密度下降,因而K0减小。但当ds值相近时,例如C122E3C12·2Br与C1210C12·2Br,前者K0明显大于后者。亲水联接链造成的胶团表面头基区环境更有利于吸引水合反离子,从而使K0增大。这也应是C122E1C12·2Br与C122C12·2Br具有相同K0的原因。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