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讨论
2.1红外光谱(FT-IR)分析
图1红外光谱
从图1可以看出:在3650-3590cm-1范围内没有出现中等强度吸收带,说明无游离的醇的-OH吸收峰;在2280-2240cm-1范围内没有出现-NCO的特征吸收峰,以上2点表明无游离的-NCO和-OH存在。在1529.1 cm-1和3312.8cm-1出现的峰应是-CO-NH-中-NH基团的变形和伸缩振动振动峰,在1698.2cm-1出现的峰应是-CO-NH-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峰,以上3点为氨基甲酸酯基的特征振动峰,表明所测物质为聚氨酯。1097.5cm-1和1032.1 cm-1出现的2个峰应是多元醇中醚键-C-O-C-的不对称伸缩震动吸收峰。779.5 cm-1和1241.9 cm-1出现的2个峰是-Si-O-Si-和-Si-C-的特征吸收峰。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品为一种有机硅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体系中无游离的-NCO与-OH,反应生成了聚氨酯且有机硅参与了聚合反应。
2.2阳离子聚氨酯用量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应用性能的影响
表2不同反应性阳离子聚氨酯用量对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应用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聚氨酯的提高和助剂用量的增加,助剂对纺织品起毛起球等级提升效果明显。助剂对染色纺织品具有显著的起球等级(提升起球等级在2.0级左右)。
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反应性的提高,高分子交联程度越高,经过烘干、焙烘后的皮膜更加致密连续,包覆着纤维,把纤维保护起来。另一方面,随着反应性的提高,聚氨酯中高分子有机硅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成膜能力也越强。
同时,由于阳离子单体的引入,聚氨酯胶膜的机械性能可获得很好的改善。良好的胶膜机械性能使其包裹纤维后,不易因受到外界机械作用而破坏,从而有利于织物抗起毛球能力的提高。从而致使其抗起毛球能力增强;另外,由于聚氨酯胶膜厚度增加,手感也会产生些许影响,从而使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提高。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