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从1995年到2000年,全世界水刺非织造布的产量翻了一番;2000年的产量和1985年相比增加了四倍;2000年到2006年间,其产量仍增加了一倍多。水刺非织造布是所有非织造产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尽管许多水刺非织造布的使用性能由水刺工艺决定,但另有一些水刺非织造布经过了后整理和附加的加固工艺这些对其最终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此类工艺主要有:化学粘合剂渗透、化学助剂后整理、染色或印花和热熔或热定型。这些附加的后整理工序可在线实现,也可离线实现。很多非织造布生产商更喜欢在水刺生产线之后安装独立的后整理流程。
从后整理的诸多工序和纤网面密度来考虑,纤网在进行附加后整理之前被干燥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附加的在线后整理工序能实现节省干燥工艺能耗的成本,那将非常有意义。当然,配备在线后整理工序的整条生产线的安装有最缜密的设计。
此处还需提到的是,一些已经投入实际生产的生产线在水刺工序后增加了在线纤网加固工艺,并且包含中间的干燥工序,以取得最佳的后整理效果。
2采用化学粘合剂和化学助剂进行加固和后整理
采用化学助剂来加固的方法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添加粘合剂,进行热处理;然后,非织造布通过粘合作用,粘合剂与基体纤维被粘结成一体得以加固。
水刺非织造布是通过粘附力得以加固的非织造布。粘合剂通过一定形状的加固点加固纤网中的纤维。当纤维在所有相互交叉点由粘合剂作用进行粘合时,整块非织造布的强力就达到最大。这就提供了通过粘合剂加固的非织造布所需的高强力应用性能,耐磨性、洗后稳定性和干洗应变也会降低。
2.1粘合剂及受粘合剂影响的非织造布性能
可按要求制备具有某种特定分子式的液体粘合剂以适应特殊的产品需求。
使用不同的粘合剂配方,相同的非织造布可得到截然不同的性能。
除了一些单体和低聚物,一些有特殊官能团的物质如交联剂也包括其中,它将影响聚合物的性质,随之影响非织造布的性能如机械性能和抗溶解性。
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最终制得经过处理的聚合物乳液。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将影响其凝固温度(液体粘合剂的热敏性)、发泡性、润湿性、泳移性和可印性等。
一种分散液中可包含下列不同浓度的各种物质:粘合剂、湿润剂、增稠剂、催化剂、抗发泡剂、水、热敏剂、填充剂、干燥剂和防燃剂。
不同性能的液体粘合剂可满足非织造布所需的不同性能,且变化幅度较大。
所使用的粘合剂除了要达到特定要求之外,另外一些重要性能也要慎重考虑,如提高生态无害性、无毒安全性和降低可燃性。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