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双苯并唑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合成工艺技术优化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5日

3结论

3.1TETS改性处理为纤维素纤维交联胺化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TETS改性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性染料上染率和固色率明显提高."lETS改性织物可以进行酸性(或中性)、无盐(或低盐)染色,对解决传统活性染料存在的固色率低、大量无机盐促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合适的改性工艺为:"lETS用量100g/L,改性工作液的pH值9.5,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

3.3TETS改性后纤维的日晒牢度有一定程度的降

低,移染性也有所下降,但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明显提高.为此,应制定合理的染色工艺,选用适当的助剂,改善匀染、移染性和牢度.活性染料染色摩擦牢度(特别是湿摩擦牢度)的提高对攻克此技术难关也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1 Rupin M.Dyeing with direct and reactive dyes[J].TCC,1976,8(9):54-R

[2]Rippon I A.Improving the dye coverage of immature cotton fibres by treatment with chitosan[J].JSDC,1984,100(10):298—303.

[3]Seong H S,KO S W.Synthesis,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ationising agents for cellulosic fibres[J].JSDC,1998,l14(4):124-129.

[4]Lewis D M,Lei X P.Improved cellulose dyeability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fiber[J].TCC,1989,21(10):23—29.

[5]Evans G E,Shore J,Stead C V.Dyeing behaviour of cotton after pretreatment with reactive quaternary compounds[J].JSDC,1984,100(10):3O4—315.

[6]王华峰,陈宇岳,林红.棉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4):12—21.

[7]金咸穰.染整工艺实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222—223.

[8]Lewis D M,Zhao X F.Synthesis of tfiethanolamine trisulphat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ellulosic fabrics[J].Coloration Technology,2004,120:172—179.

[9]宋心远,沈煜如.新型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236-243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