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和讨论
2.1处理温度对吡啶季铵盐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抗菌整理过程中,温度对季铵盐在纤维上的吸附起着重要作用.120min范围内3种吡啶季铵盐在C.I.活性紫5染色的棉织物上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随着整理温度的增加,3种季铵盐在纤维上的吸附量在低中温时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继续升高,吸附量反而降低.ALPC在织物上吸附量随温度升高降低最大.根据染色热力学理论可知,季铵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会降低季铵盐在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此外,升高温度会增加季铵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降低其在纤维上的吸附.当然,采用高的整理温度,会有利于季铵盐在纤维中的扩散.
季铵盐对纤维的亲和力也是影响其平衡吸附量的因素,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对纤维亲和力的高低.根据结构特点,3种吡啶季铵盐的亲水性顺序为ALPC>BADPB>NADPB.NADPB的平衡吸附量最大,两倍于ALPC在棉纤维上的吸附.因此,与其他两种季铵盐比较,ALPC对纤维的低亲和力和高水溶性导致了其在纤维上平衡吸附量的降低.另一方面,NADPB在3种季铵盐中具有高的疏水性,升高温度有利于其在水中的解聚,释放出更多的单分子而容易被纤维吸附,又由于其对纤维的亲和力高,故使得其在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最高.
2.2染料和吡啶季铵盐结构对吸附量的影响
阴离子染料含有负电性的磺酸基,能够和吡啶季铵盐形成离子键结合库仑引力.此外,季铵盐分子也可以和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偶极引力或范德华力.这些作用力有助于提高季铵盐分子对纤维的亲和力和抗菌整理的耐久性.如图3所示为ALPC,BADPB和NADPB在活性染料与直接染料染色和未染色的棉织物上的吸附量.3种季铵盐在染色织物上的吸附量均高于未染色的棉织物,这清楚表明了染料磺酸基与季铵盐阳离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染料浓度越高,季铵盐在纤维上的吸附量越大.阳离子季铵盐在不同结构染料染色的棉织物上吸附量也是不同的.直接染料染色的棉织物对季铵盐的吸附量高于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主要是因为与活性染料相比,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更多的磺酸基团,且其对纤维的直接性高于活性染料,使得纤维上含有更多的磺酸基团,可以吸附更多的季铵盐分子.例如,直接蓝71含有4个磺酸基团,在4种染料中对季铵盐的吸附量最高,染色织物上磺酸基团将会增加纤维与季铵盐分子之间离子键结合,从而增加了季铵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量。
从图3中观察到的另一个有趣现象:3种季铵盐在纤维上的吸附量与其疏水性有关,NADPB在织物上的吸附量最高,而ALPC的吸附量最低.由于织物的整理温度是在其可获得最大吸附量的温度下进行的,其实验结果与图2中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