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叙述了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KT一1的合成工艺条件和影响树脂游离甲醛量的因素.该整理剂应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整理后的棉织物甲醛释放量仅15x10%且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抗皱性,同时对织物的白度、强力影响较小.
全棉织物以其吸湿、透气和不产生静电等服用性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棉织物具有易起皱、尺寸稳定性差和缩水率大的缺点,使其在高档服装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棉织物的附加值,克服固有的缺陷,采用树脂整理使棉织物达到免烫、抗皱以及洗可穿性是常用的方法.【l】本实验采用新型的酰胺类化合物(BEF)与甲醛反应合成树脂初缩体,再用多元醇(RSD)进行醚化改性;取得了良好的防皱效果整理后织物上的游离甲醛量也大大降低,对织物的白度、强力影响较小.目前,此产品已在陕西科信染化公司进行了生产,从结果来看,抗皱免烫效果优良,整理后织物上的游离甲醛释放量也在75x10以下.
1实验
1.1药品
酰胺类化合物(BEF),工业级;甲醛、多元醇(RSD),分析纯;催化剂、保护剂、柔软剂、硅油柔软剂(陕西科信染化有限公司);JFC,工业级.
1.2合成原理
1.2.1羟甲基化
羟甲基化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完成,但由于生成的N一羟甲基属于N一半缩醛结构,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可逆反应,若反应终点酸碱度控制不当,会引起产率的降低和游离甲醛的增加,因此,这一步反应在弱酸或弱碱介质中进行.
1.2.2醚化
对合成树脂初缩体用多元醇醚化,提高树脂的水解稳定性,阻止脲环的4,5位羟基的转位反应,降低树脂初缩体和整理织物上的甲醛释放量.
1.3制备
量比n(BEF):n(甲醛):凡(RSD)为1:1.8:1.5.将去离子水加入带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BEF搅拌溶解,升温至55℃回流,然后按配方滴加甲醛,1 h内加完,控制反应温度为55~60℃,调节pH值为8~8.5,保温反应4~5 h,冷却到40℃以下,加入RSD醚化,室温放置24 h出料.
1.4超低甲醛树脂整理剂KS一$931性状
外观:淡黄色粘稠液体;pH值:8-9;溶解性: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固体质量分数:(68+_1)%.
1.5整理工艺
一浸一轧(树脂90 g/L,催化剂30 g/L,有机硅柔软剂KS一$810 15 g/L,保护剂KS一$950 50 g/L,JFC 1 g/L,柔软剂KS一$840 50 g,L,轧余率70%左右)一预烘(2 min,100℃1一焙烘f4 min,160℃1.
1.6性能测试弹性回复角:按国家标准GB 3819—83的垂直法测定整理前后织物的回复角,每种试样测4经4纬;游离甲醛量:按国家标准GB/T 2912.1—1998测定;织物白度:在国产数字白度仪DBSD一1上直接测定;撕破强力:按国家标准GB 3919—83测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