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沤麻纤维的前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沤麻:沤麻就是从茎部非纤维组织中分离出韧皮纤维的过程.是亚麻处理过程中关键的一道工序。过去都是用水进行沤麻。所得的麻纤维质量好。考虑到发酵会产生污染物质.且烘干的成本也高.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纺织厂都用雨露沤麻代替传统的水沤麻的方法。与水沤麻相比.雨露沤麻可降低成本.减小污染.但雨露沤麻依赖于特定的气候条件.存在所得的麻纤维质量粗糙、纤维的性能不恒定等缺点。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考虑用更好的方法进行沤麻.这种方法便是用酶进行沤麻.欧20世纪8O年代开始从事这一研究。目前用于沤麻的两种酶是外国某公司生产的Flaxzyme酶f商业用混合酶)和Viscozyme L酶[5]Flaxzyme酶由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成。在质量浓度为3 g/L、浴比为10:1时进行沤麻,纤维的细度、强力、颜色及柔软性都与水沤麻相当。Viscozyme L酶是由曲霉菌族培育出的.对类似果胶的化合物具有活性,它包含一系列糖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等)。其中活性最高的是果胶酶.纤维素酶活性较低。沤麻方法:麻纤维浸在酶液中.在密闭容器中旋转2 min 浸渍过的麻然后放在隔离的烘房中.上面盖上粗麻布,以保持一定的湿度,40℃保温24 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2次.每次5 min,50 度烘干。对种子麻杆.采用喷洒酶液的办法取代浸渍法。沤麻后,用包含压碎、除杂及打麻等装置的设备进行统一清洗。种子麻杆清洗一次,因为这些纤维具有脆性。统一清洗的麻再切成5 cm长的纤维进行棉形化.然后将这些纤维再进行分离、清洁。麻纤维煮练.沤麻后,纤维经混纺和机械处理,加工成粗纱。粗纱前处理时,过去常用化学方法。先对粗纱进行酸化,去除矿物质;水洗后再碱煮,使非纤维素的杂质降解;最后再漂白。化学方法处理存在许多缺点。如:它可引起纤维降解,使纤维强力下降;反复水洗消耗大量的水;95℃高温处理,消耗
大量的能源;污水处理成本高。麻煮练时,可用酶法代替化学方法。酶处理时。必须用软水.否则水中钙离子会使酶的活性下降.所以酶煮练的同时应加入螯合剂[6] 果胶酶使用时,最佳的pH在7 ~8之间,温度50 ~60℃。一般与表面活性剂(Biorol OW/60)和螯合剂ChelamNex同时使用.螯合剂Chelam Nex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钠、聚丙烯酸酯和聚膦酸脂。木聚糖酶和半乳糖甘露聚糖酶使用的最佳pH为8、温度为50~60℃。它们的活性都不受表面活性剂及螯合剂的影响酶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对麻纤维进行脱胶.不同的酶.其脱胶效果不一样.下列是不同的酶煮练时酶效顺序:果胶酶>木聚糖酶>半乳糖甘露聚糖酶=蛋白酶>脂肪酶≥虫漆酶 纱线经酶煮练比用化学方法处理的纱支性能好.酶法煮练后的麻纤维纱线的强力好.且加工的再现性好。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